2021年03月30日
第10版:10

“为个人设公交站点”岂止令人暖心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玉龙

3月26日下午,在新站点下车的轩轩(化名)开心地说:“以后下雨,外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给我送伞了,她在家门口就可以接我。”

常德市武陵区东江街道青年路东段公路边,有两个18路公交临时停靠点的站牌,这是为了7岁的轩轩而设立的。这也是公交公司成立53年来,首次为个人增设公交临时停靠点。

这样的新闻的确令人暖心。

据悉,公交公司之所以为这位小乘客增设临时站点,不是因为他有“特权”,而是因为其“特殊”——轩轩的母亲在他3岁时去世,父亲离家多年,轩轩由外婆独自抚养长大。

如今外婆身体不适,轩轩只能自己独自上学,而轩轩的家距离公交站点的这段路不仅狭窄,车流量还大,且附近乘客也较多,符合设立临时停靠点的条件。

“为个人设公交站点”彰显了以人为本。当然,其背后的部门之间联动,同样值得点赞。

比如,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得知轩轩的事后,便给常德市公交公司发函,请求增设公交临时停靠点;而常德市公交公司为此进行了实地调研。若不是两家单位的尽心尽责,这样的暖心公交站也就不会面世。

其实,公交公司运营就应该多些这样的人性化举措。

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于此,对于一些特殊群体面临的特殊困难,就需要制定特殊举措来保障。

只要能够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且满足设立临时站点的要求,就不妨多些为个人设置的公交站点,而这也彰显出公交公司勇于担当社会使命。

在媒体报道中,类似的暖心之举并不稀缺。在济南市商河县就出现过为一个人设立的“专属车站”。

一位老人因病需要每周定期去县医院透析,其住的地方正好处在2个站牌中间,去临近的站牌需要走500米左右。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从2018年6月9日开始,这位老人就有了自己的“专属车站”。而这,同样值得点赞。

当然,“为个人设公交站点”难免会影响到其他市民。毕竟,增设临时个人公交站点,难免会增加其他市民的出行时间。

故此,面对此类事件,一方面,需要公交公司在设置临时站点方面实地考察、科学设置;另一方面,也应该倾听群众的意见、尊重民意。从公众的角度来讲,对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公众应多一些宽容与谅解。

“为个人设公交站点”让社会充满温暖。正如网友所表示的那样,“暖心的服务,点亮整个童年”“爱心公交,温暖人心”……确如其言。

这个公交站点,必然会点亮这位孩子的人生之路。

2021-03-30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杨玉龙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8346.html 1 “为个人设公交站点”岂止令人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