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买房,我们相中了高层楼房。交预付款时,售楼小姐甜滋滋地介绍:“我们这儿的优惠从十层起,每高一层每平方米可便宜50元哩!”妻子拉我到一边,噼里啪啦地算开了账:“就买顶层吧,上面的大露台归咱家。同样的面积,整体要便宜5万多呀!”
我们站在毛坯房的阳台上,感觉挺美的: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楼下的小车形同玩具车,大有君临天下之感,空气也超新鲜,估计灰尘也跑不上来。没再犹豫,我一锤定音。
没想到,从开始装修,各种意想不到的烦恼接踵而至。
先期进驻的物业贴出一纸告示:所有住户的装修须在三个月内完成。各种材料得经过他们检验,符合安全标准才予以放行。为避免工期遭遇延时而被罚款,我赶紧找家装公司敲定设计,包工不包料。装修期间有两次电梯坏了,扛水泥的工人说每层楼要另加2元。我的天,一盘豆腐的钱成了红烧肉的价!就因为“高高在上”,仅运输成本,额外多花了两万多元,大大超过预算。
完工后,房子空了一个月,妻子配足了家具、电器和厨房用品,就迫不及待地搬进来。
听说我们换了高层新居,父母很高兴,特地从老家赶来“暖房”。到了小区,他们站在楼下,母亲仰起脖子,用手遮住阳光,才看准我家的位置,接着连连摆手:“看着就头晕,有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完全不接地气。要是电梯坏了,爬二十几层,只怕是头晕眼花,腿抽筋,把人累得半死哟!”
母亲不祥的预感还真得到应验。在他们小住期间,有一次,两部生活电梯同时发生故障。大热天,父母根本无法下楼买菜遛弯。实在挨不过,他们试着下了一次楼,只买了几样小菜上楼时,爬三层歇一层。母亲还在一旁对父亲调侃鼓劲:“不到顶楼非好汉。”小住一月,老两口非要吵着走。别的不说,县城的老宅就在一楼,进出方便。也是他们运气不佳,正好碰到电梯集中停摆的时候了。
高层住户,还要忍受诸多不便,譬如水压不够,越是高处似乎越成涓涓细流,有时甚至完全断水。盛夏期间,感觉离太阳更近,烈日高照在头顶上,我在考虑更换功率大些的空调。冬天,高层感觉更冷,被子也得多盖几床。
家住高层,甜酸苦辣,一言难尽。总之,生活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所期待的总有巨大的落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