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3日
第04版:04

一滴水的旅行

本报记者 何晓玲

沧州供排水集团工作人员检测水质。本报通讯员 摄

我是一滴水,我晶莹剔透、形态多样。我的体重大约只有0.05克,你可能觉得我微不足道,但每天又离不开我。

我和我的伙伴来自长江支流的丹江口水库,经过漫长的旅程,才走进沧州的千家万户。

今天,我向市民讲述一下我到了沧州之后的经历。

启程

我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后,经过漫长的漂流,和伙伴们汇集到位于南皮县的小白庄泵站这个“旅馆”歇歇脚。另外,还有一部分小伙伴到大浪淀水库去休息了。

现在,沧州市民的用水就是由我们齐心协力保障的。

当我流到小白庄泵站的那一刻,心中无比激动。伙伴们诉说着各自的旅途经历,有的见过高山,有的踏过险滩。总之,这一路都是风尘仆仆的。

在小白庄泵站,有很多“供排水卫士”,他们为我们细心检查身体,并实时监测我们的身体状况,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告诉我们,经过短暂的修整,我们就要奔赴下一站了。

我激动不已,下一站在哪里呢?我要收拾行囊,赶快出发啦!

旅途

离开小白庄泵站,我和小伙伴们浩浩荡荡地奔上通往城区水厂的“高铁”。我来到的是东水厂,还有一部分小伙伴奔向了清源水厂。大家满怀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去享受水厂的深层净化美容。听说,这个过程可以把我们洗干净,让我们白白的、香香的。

来到东水厂,我们首先收到一个“见面礼”——一定量的“净水剂”,然后在回转廊式反应池里进行“混凝”。

接下来,我们你追我赶地涌进沉淀池,用“净水剂”给自己好好洗个澡,身上诸如藻类、腐殖质、泥沙之类的较大颗粒团就会沉淀到池底。

洗完澡的我们流进了过滤池,滤池里约1.5米厚的石英砂层可以有效去除掉我们所带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同时进一步除去我们周围细小悬浮性颗粒物。这时候,我们基本达到了饮用要求。

“供排水卫士”对我们进行检测后,我们走进了超滤膜车间。负压超滤膜过滤可以进一步去除我身边的微小悬浮物、细菌与微生物。经过超滤膜过滤后,我们变得更加干净。

最后,我们还要接受消毒处理,消毒可以保证我们身上的微生物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经过消毒的我们,流入密闭的清水池,再通过送水泵房里的机泵进入城市供水管网。

至此,我们经过层层检验,告别了水厂生活,踏上了奔向千家万户的旅途。

到站

沧州市区的供水管网犹如蛛网般纵横交错。我生怕自己迷了路,跟着哥哥姐姐的脚步一刻也不敢停。

为保障我们能顺利地抵达居民家中,“供排水卫士”就像我们的贴身护卫,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实时对城区各管网压力和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管道破损及跑冒滴漏等情况,他们总能及时发现,并全力保障我们的安全。

经过一段长长的旅途,我终于来到了运河区御河新城小区居民刘女士家里。

刘女士打开水龙头,一边洗菜,一边问女儿,“一会儿你想喝什么粥”。我和一些小伙伴先后帮助刘女士洗了菜,淘了米。还有的小伙伴跳进了刘女士的锅里,帮她给女儿熬粥。

刘女士的女儿恬恬喝上了我们熬的八宝粥,笑着告诉妈妈,“妈妈,你做的饭真香、真甜”。刘女士告诉女儿,熬粥的水是从遥远的长江那里流过来的,口感更绵软、更清甜。

刘女士说,她小时候喝的水来自黄河,相比长江水,更豪迈一些,味道也没有这么甜。

“重生”

我们被使用之后,带着满身污渍流进下水道的那一刻,并不会感到伤心难过。因为,“供排水卫士”还会对我们的下一段生活负责。

我们随着城市的排水系统再次流进一个类似水厂的地方,人类朋友称之为污水处理厂。在这里,我们会获得同样的重视,从处理加工到实时监测,每道工序必不可少。

在这里,我们将去除满身污渍,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吃掉我们身上的污渍并将其变成污泥。而污泥是改良土壤的肥料。

检测达标后,我们又被排放出来,并经过江河回到大自然中,开启新的旅程。

我是一滴水,我生来平凡,但为人类带去甜美,希望人类朋友们爱惜我们,不要因为我看似渺小就任“我”自流。

2021-03-23 本报记者 何晓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7712.html 1 一滴水的旅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