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7日
第15版:15

南大港湿地的初春

■刘文杰

刘文杰 摄

正是春回大地的日子,众多摄影大师身背“长枪短炮”,加入到南大港湿地观鸟队伍中,亲近大自然,亲近迁徙的鸟儿。浩浩荡荡的观鸟大军使沉寂了一冬的湿地瞬间热闹起来。

南大港湿地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每年都会有大批白天鹅到此栖息,是环渤海地区原始状态保存最完好的滨海沼泽湿地。

愈接近湿地深处愈强烈意识到候鸟翔游云天、翩翩起舞的悠闲和欢乐,不知是那位影友不自觉地哼起了歌曲《鸿雁》低沉的旋律:“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走进了湿地,便走近了鸟的生活圈。侧耳细听,远处芦苇荡“叽叽喳喳”的鸣叫瞬间哑然了。悠哉游哉的候鸟在游人的笑语声中,倏忽从芦苇包围的一洼碧水里腾空而起。鸟们急促地扇动着翅膀,鸣叫着向芦苇深处飞去,消失在遥远的天穹。

黝黑的水禽左顾右盼,机灵的“水鬼子”一个猛子潜水几十米远,要不就“叽叽喳喳”匆忙钻进衰败的芦苇荡,瞬间隐形遁去。就算你有长枪短炮的摄影利器,此时也没了用武之地,鸟儿们灵活的遁逃尴尬了这些摄影人。

北方的早春二月正是乍暖还寒的季节,稚嫩的草芽怯生生从大地的襁褓里睁开睡眼,稀稀拉拉地钻出河床。绿,远没有形成气势,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迁徙的候鸟们却不想在温暖的南方多待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它们渴望季节的长征,渴望着故乡的回归。

此时,丹顶鹤、白鹤,或是北归的大雁扇动起巨大的羽翼,竭尽全力将空气压在腹下,一对强大的“羽毛扇子”无数次地将迎面寒冷的气流扇向身后,小小的心脏“突突”地奔腾着、燃烧着,为万里征程加足了油,提供不竭的能量。

大型候鸟们排成“雁阵”,啼叫着翔游碧空,个头小的鸟们叽叽喳喳地凑伙集群,或聚或散,黑压压地遮天蔽日,像乌云一般翻转着急促行军……这些鸟们赶在季节之前,义无反顾地北归,逆流而行,沿着祖辈千万年迁徙路线,翱翔于天空,历尽霜雪,依然执着地奔向故乡……

候鸟们沿途要经过众多的海子、洼汪子,这些陆地与海洋衔接的湿地是鸟的祖先规划的路线图。候鸟们秋季往南迁徙,初春北归返乡,沿途无数的湿地是鸟儿们补充给养、休憩续航的“驿站”。几日的停留、沐浴、休整,既解除了几千里旅途的辛苦,又享用到美味的鱼虾。歇歇脚,来一次十足的放松,充充电,给接下来的旅程一个能量的保证。

南大港湿地就是这样的“驿站”。一弯柔波、万顷芦苇吸引着万千水禽,是候鸟们天然的浴场。无边无垠的芦苇荡涵养了鱼虾蟹贝这些水生小动物,也为鸟们提供了旅途中的饕餮盛宴。

在南大港湿地,鸟们欢快地鸣叫着、盘旋着,一对对、一群群俯冲而下,在水面滑翔着、打斗着、嬉戏着……

鸟们亲近大自然是它们的天性,但是野生的鸟们还是害怕人类,包括其它动物。面对远离我们的鸟类以及动物朋友,我们就要自省其身,转变提高爱鸟护鸟的意识,还鸟类“天高任鸟飞”的自由,给万千野生动物们一个生存的空间,让南大港湿地鸿飞雁往,真正成为鸟儿们的天堂。

2021-03-17 ■刘文杰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7222.html 1 南大港湿地的初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