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晚7点左右,北京英嘉国际影城的大屏幕上显示,《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的播放场次仅为两场,而电影《你好,李焕英》依旧热门,场次为11场。
春节档期间,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频频创出票房新高,引起影视界对排片问题的关注。“排片确实太惨了。”由刘德华主演的影片《人潮汹涌》排片率一直不高,导演饶晓志为此发出呼吁。这也引起很多导演的共鸣,赵霁、李蔚然连续发声,请求影院能多给排片。他们分别是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的导演。
排片与票房挂钩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3月12日《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全国排片占比仅分别为1.1%和2.1%。而排名垫底的《侍神令》也是唯一一部并未宣布密钥延期的春节档电影。
然而,面对呼吁,导演们口中的“影院”也很无奈。
蔡晓雪是UME国际影城华北区的负责人,手里掌握着排片权。但这个权力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拍板,而是涉及到市场需求预判、上映前热度数据以及上映后观众实际反馈等各个因素。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要保障影院能够实现收益最大化。“片子都挺好的,但可能还要找到它合适上映的档期。”对于票房不理想的影片,蔡晓雪也感到惋惜。
影院要排受关注度高的电影,提高上座率,但排片低的电影,是因曝光度不足而受不到影院的关注。而排片又直接影响着最终票房。这似乎是个死循环。
多重因素
决定首日票房
影片上映前,没人会知道最终结果。但部分影院管理公司会获得提前看片的机会,并依据过往经验,提前对市场有一个预判。
这些影院管理公司扮演着为观众把好最后一道关卡的角色,因为他们掌握着电影院排片权。一般而言,影院管理公司会有“排片小组”或安排某一个人专门负责整个院线或多个院线品牌的电影排片。影片上映前,排片负责人会与部分电影发行方进行总的洽谈。
蔡晓雪表示,不同影院管理公司的排片决定偏好不同,最终不同影院对不同电影的排片量也会不一样。“我们相信整体春节档的影片质量肯定没问题,所以如果要抓住第一波观众,肯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而《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就是她眼中市场需求大的电影。
最终结果证明了蔡晓雪“押宝”押对了。上映的七部影片中,《唐人街探案3》不负众望夺得了上映首日票房冠军,10.11亿元。而尽管《你好,李焕英》排名第二,但与第一名票房差距较大,仅收入2.91亿元。《刺杀小说家》以1.37亿元紧追其后。剩下四部影片的首日票房均过亿元。
猫眼研究院分析师刘振飞分析,上映首日票房差距之所以这么大,与根据影片本身的卖点、卖相和可营销性来评判市场预期,以及想看数据、预售数据等因素有关。
在这些众多影响因素中,“想看数”是关键数据。刘振飞回忆,当时《唐人街探案3》拥有超400万的“想看数”,是猫眼平台历史第一“热度”。大年初一票房排片亚军《你好,李焕英》在进入宣发期后想看数便保持日增过万的超高水平,最终也突破了100万“想看数”。在预售开启后,《唐人街探案3》连续刷新国产电影预售最快破亿纪录,最终9.54亿元的预售总票房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单影片预售最新纪录,《你好,李焕英》预售总票房也突破2亿元大关。这就直接反映到了大年初一的首日票房战绩上:两部影片垄断了大盘77%的票房。
“但口碑(评分、热度),并不完全代表观众最终的选择。”蔡晓雪说。
“开盘”后由观众决定
影片上映后的第二天,“热度”失效,一切只关乎观众。
蔡晓雪过去对春节档电影排片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首日抓住“热度”比较高的影片,即初一关注影片上座率,再按照增幅速度情况,确认初二后的排映,或随时调整;但现在更多会考虑观众最后的买单程度。
根据猫眼研究院数据,从大年初二开始,《你好,李焕英》单日票房开始逆袭,并实现了初二至初五连续四天的上涨。与此同时,《你好,李焕英》的排片占比也在逐步攀升。大年初四,《你好,李焕英》的单日票房实现了对《唐人街探案3》的超越,大年初五排片占比也超越了《唐人街探案3》。
“排片都是试出来的。”英嘉国际影城常经理表示,在首日排片时,会首先考虑影片“热度”,“影片‘热度’高,排得就多,而且排的次数也是逐渐增加的。比如先排一两天试一试,然后一看上座是比较快的,那就赶紧增加。”
根据以往的排片经验,蔡晓雪认为,比如追光动画制作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国漫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算是不错的,上暑期档可能更合适。而《人潮汹涌》内容质量本身很好,但由于影片是翻拍而不是原创,观众会在它与其他几部优质的春节档电影之间进行比较。加上该片宣传曝光程度不高,它在春节档的竞争优势会相对弱化。
据《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