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昕也
2月17日(正月初六)早晨7点,看着满载游客的客车缓缓启动,驶向目的地——山东台儿庄,张萍心中感慨万千。
张萍是河北天天国际旅行社总经理,从业已有20年。她说:“虽然目前我们还是半工半休状态,不过,春节假期能发团就是好的开端。这让我看到了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回暖,增强了我的信心。”
春暖花开
旅游市场春意暖
正月初六至十七,张萍的旅行社发了几个短线游的团。虽然两三天发一趟,每次只有30多人,但与2019年春节期间相比,仍让张萍高兴不已。“这是个好兆头啊。”
春节前,受石家庄疫情影响,张萍负责的旅行社没有组团,只是帮十几位游客报了一个国内长线游,而且大多是去海南过年的老客户。“春节过后成团较多,以短线游为主。”她说。
“周六加车有余位,纯玩二日游,不进店”“黄河三峡小浪底品质三日游”“新疆十日游”“徽州五日游”……沧州市飞扬旅行社总经理董薇的微信朋友圈,都是各种旅游线路的产品介绍。
“现在,旅游客流开始回暖,游客可以正常报团。我平时发些线路介绍,除了让消费者有所了解,也为旅游市场预热。”董薇说,春节期间短线自驾游较多,现在开始有市民来咨询中长线旅游产品了。
“春节后已经陆续开展了一日游至三日游的短线业务,虽然目前成团量不是很多,但市民的咨询热情很高。”沧州百事通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李华介绍,除了短线游,公司也推出了云南、桂林、海南的国内长线游。
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八成A级旅游景区已正常开放。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1年春节文旅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假期七天,我国国内游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5.3%。国内旅游收入实现3011亿元,同比增长8.2%,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58.6%。
生机涌现
国内游成主流
出境游在疫情冲击下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出境游客户回流,倒推了国内游的释放。国内游包括周边短线游和国内长线游,周边游多以自驾为主,长线游则因受时间、目的地熟悉程度、交通等因素影响,不适合全程自驾,这也是旅行社的业务主攻方向。
“门店自去年6月份开始营业,推出了红色教育类的产品项目,也接一些小团体定制的长线游,但长线游产品仅限国内游。”李华的微信朋友圈每天要发10条旅游产品信息,国内长线游占了六七条。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的1月至6月,出境旅游人数的同比增长率皆为正数,而2020年的1月至6月,出境游人数的同比递增率皆为负数。
去年结婚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的“蜜月行”本来是想去国外,受疫情影响,计划搁浅,将出境游改为了国内游。
张萍说,出境游的取消导致门店少了近二分之一的业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内游的抬头,“国内长线游将成为主流”。
她告诉记者,一些老顾客去年选择自由行,旅行社为客户订酒店、订门票的数量比往年同期还增长了不少。
但张萍坦言,目前来看,虽然国内游增加,但出游总体量还是不大,“主要还是疫情原因,不过随着疫情得到缓解,相信出游人数会有所增加,毕竟大家有很强的出行意愿”。
品质升级
抓住年轻群体
由于出境游等业务遇阻,巨大的旅游需求只能在国内游、自由行中释放。公众的旅游需求出现了明显转移,这也倒逼国内游品质提档升级。此外,与跟团游相比,定制游、自由行因更私密、更个性的玩法而呈现爆发趋势。
美团平台报告称,这个春节假期,超5成用户的理想出行距离为50公里以内,亲子、家庭人群成为春节景区消费的主力之一,不少人选择自驾游、自由行等出行方式。
董薇告诉记者:“游客需求不同,选择也就不同。一般选择自驾游的主要是年轻人,自由行以有经济实力的中青年为主,而老年人多是跟团游。”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60亿出游人次、6万亿元消费规模的旅游市场,而旅游业在拉动内需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业,应该以人为中心,要找到游客的需求点,才能找到市场的卖点、赢利的增长点和发展的着力点。另外,在人们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上,作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年轻用户更偏向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满足年轻用户们升级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旅游平台的下一个发力点。
链接>>
今年“五一”能出游吗?
听听专家怎么说
如今,春暖花开,疫情也得到进一步控制,在家“憋”了好久的人们甚至已经在规划假期的出行。那么,“五一”能出游吗?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时说,“能”!
谈及原因,张文宏说:“今年春节比去年春节就要好很多,同时,疫情管控全球范围内向好。去年“五一”,全国的旅游市场基本上是开放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会比去年更有所好转。我相信,大家是能够出游的!”
据央视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