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代苗苗 本报通讯员 季春晖 孔大龙 摄影报道
“在市区迎宾大道与海河西路交叉口东侧,经常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逆行,我开车途经那里总是提心吊胆。”“你可以向‘交警民意直通车’反映呀。我家门口以前有辆‘僵尸车’,我反映后,‘僵尸车’很快就被拖走了。”……时下在沧州,有交通问题找“交警民意直通车”,已经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为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听民意、解民忧,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市公安交警支队开通了“交警民意直通车”,以多种形式邀请广大市民为我市道路交通“把脉开方”,累计收到市民反映的问题1196个,其中1136个已被解决。路畅民安这一民生“关键词”,被“写”在了老百姓的笑脸和心坎上。
群众诉求速回速办
“交警民意直通车”开通以来,群众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指出交通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只要群众有诉求,市公安交管部门必定及时回应。
“在市区新华路与水月寺大街交叉口西侧,护栏因事故损坏,麻烦尽快维修。”近日,有网友在“交警民意直通车”微信群留言。交警了解情况后,在20分钟内到场处理。“已修复。”在网友留言1小时后,交警在微信群里回复了网友留言,并上传了护栏被修复一新的照片。
“这就是咱沧州交警的速度。”“真棒,又快又好!”……市民纷纷叫好。
“市区一些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不合理,有时我半夜开车,路上没车还要在路口等待几十秒才能通过,交通信号灯可以更智能一点儿吗?”此类市民诉求比较集中,市公安交管部门十分重视,抓紧用现代科技“武装”交通信号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公安交警支队指挥中心组织秩序、设施等多个部门,先后在市区御河路、解放路上10个交通情况复杂的路口启用了先进的广域雷达检测和全智能信号控制设备。系统可实时监测8个车道、300米长道路范围内的车辆,根据机动车排队长度、通行流量、车距、车速、车道占有率等数据,实时自动控制信号灯配时,还会依据相邻路口的信号灯控制信息,实现路口间信号灯协同配合。
“这一技术目前在全国交管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市公安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市公安交警支队还将根据市区交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道路和路口进一步推广这一先进技术。
家住天成郡府小区的市民杨梅,对市区永安大道与御河路交叉口信号灯的升级感受很深。
“以前一赶上交通高峰,这个路口的红灯有40多秒,现在等20多秒就能等到绿灯。”杨梅说。
向司机“取经”
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对市区道路交通状况十分熟悉。市公安交警支队在深入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活动中,面向这两个群体征求意见、建议,将“交警民意直通车”直接“开”到了沧州公交集团和出租车公司,至今已收到153条“冒热气”的反馈信息。
不少出租车司机和公交车司机反映,市区永济路与水月寺大街、清池大道、开元大道、建设大街的4个交叉口,都存在问题。在交叉路口,由于中心护栏偏移,4条车道变成了3条,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或事故。
经过实地勘查,市公安交警支队立即组织辖区交警大队进行整改,将3.75米宽的车道缩到3米宽,将3条车道恢复成4条车道。
就这样一改,路口通过率平均提升了30%。据了解,接下来,市公安交警支队还将结合车流量,进一步优化信号灯配置。
司机们还提出,在市区黄河路小学,上学和放学时段路口停车秩序混乱,占用行车道停车的状况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交警在加强交通疏导的同时,将黄河路北侧非机动车道内占路施划的58个24小时停车泊位调整为接送学生专用限时泊位,并严格管控禁停时段违法停车。
整改后,开车的家长在接送学生专用限时泊位中即停即走,车动起来了,路也显得更宽了,占用车行道违法停车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增加7万多个车位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有机动车25.5万余辆,其中小型汽车20.5万余辆。2020年4月以前,中心城区只有大约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供需矛盾突出。再加上市民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不足等原因,中心城区出现了“难停车”“乱停车”的问题,这也曾是群众向“交警民意直通车”反映最多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对这类诉求进行分类整理,将其作为施划、规范停车泊位的参考依据。
为解决“难停车”“乱停车”问题,市政府下发了《规范中心城区文明停车管理的通告》等多个规范性文件,细化了工作任务。经深度调研、论证,市公安交管部门去年以中心城区100条主干道为重点,共规范、施划了8.2万余个停车泊位,有力缓解了停车泊位的供需矛盾。
交警依法打击违停,宣传文明停车,在各自的责任区域内“精耕细作”;交警联合巡警和城管执法人员等在中心城区开展私设地桩、地锁、护栏及圈占停车泊位清理专项行动;文明交通志愿者在路边劝阻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
向“交警民意直通车”反映“难停车”“乱停车”问题的市民越来越少,大家对中心城区交通环境和秩序的变化交口称赞。
“车位多了,人们出行更方便了,道路更通畅了。大伙儿的交通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持续改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觉得自豪、幸福。”市民王梅说,她外地的亲友来到沧州,看到路边车辆停得整整齐齐,机动车车主动礼让行人,连连感叹“沧州不简单”。
“直通车”不停歇
为了让“大门”敞得更开,市公安交警支队以中心城区主干路和居民小区为单位,不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举行恳谈会,同时还组织一线交警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坐在老百姓身边唠唠嗑,了解并解决他们最关心的交通难题。
同时,市公安交警支队根据不同群体对象的需求,分别建立了创城、媒体交流、交通设施维修、中心城区交通秩序整治等微信交流群,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地征求广大市民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随时给予答复,因客观因素不能及时作出答复的会向市民解释清楚。
市公安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交警民意直通车”累计收到市民反映的问题1196个,合理可行的1136个问题已被解决。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关乎城市“肌体”的健康。“交警民意直通车”还将继续“行进”,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管理,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为市民出行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