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3日
第03版:03

打陀螺、玩积木、抖瓶子、甩花棍……如今,越来越多老人用各种各样的玩具益智解闷、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老有所玩”故事多

本报记者 彭爱 摄影报道

几位老人在抖瓶子

老人在甩花棍

“看我的新跳棋!”拿着新买来的跳棋,市民田女士格外开心。六七年前,70多岁的田女士迷上了玩跳棋。儿女们一有时间就会聚到田女士家里,陪她玩几局。

记者采访发现,市区不少老人像田女士一样拥有自己的“游戏人生”,通过各种玩具来益智解闷、锻炼身体。

有静有动益智健身

银发族迷上“玩具”

“我喜欢玩跳棋。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拉着家人玩上几局。”一提起跳棋,市民田女士就打开了话匣子。年过古稀的田女士玩跳棋已有六七年时间。“玩跳棋操作简单,还能活跃思维。”田女士说。

除了喜欢玩跳棋外,田女士还喜欢玩木质积木。“这套积木是孩子的,孩子玩了一阵儿就不玩了。我觉得玩积木挺有意思,就把孩子不要的积木收起来玩。”田女士说,她喜欢把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市民白先生今年7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年多前,白先生看到家附近的小广场上有不少老人在打陀螺。旋转的陀螺不再是他记忆里的大小和材质。银光闪闪的样子再加上重达好几公斤的重量,让白先生对这样的陀螺产生了兴趣。一年多下来,白先生成了“陀螺达人”。“我们打的这些陀螺最重的近10斤,轻的也有三四斤。打陀螺时,挥鞭、用力、频率都很讲究。”白先生说,打陀螺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消磨时间。

每天下午,一群老人会去市区黄河西路沧州职教中心一旁的空地上抖空竹。他们身手矫健,抖、扯、盘、甩、接等动作做得行云流水。“10多年前,我看到有人在抖空竹,觉得挺有意思,就跟着学起来了。”82岁的董汝铁说。

78岁的市民叶之恒说,他们之前看到有人用瓶子替代空竹,便自制了几个瓶子开始练习。现在,抖空竹、抖瓶子、玩花棍、甩琉璃球等,他和同伴都能信手拈来。

老年玩具不好买

许多人选择网购

“市区虽然有卖陀螺的,但是这样的店很少,陀螺的款式也不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选择在网上购买。”市民白先生跟记者说。“现在,玩具店里几乎都是孩子的玩具。我们玩的这些空竹、花棍都是在网上买的。”董汝铁说。

记者走访市区多个玩具店发现,大部分玩具店内的玩具都是少年和儿童玩的,很难找到针对老年人群推出的玩具。

“一般情况下,来店里的顾客都是给孩子买玩具,我们很少遇到给自己买玩具的老人。之前,曾有老人来店里问有没有鲁班锁。因为很少有孩子玩鲁班锁,所以我们店里就没上货。”市区万润悦港城一家玩具店的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登录一家网络购物平台,在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老年玩具”后,出现不少商品的页面。那些商品的介绍里大多写着“防老年痴呆、益智解闷”等字样,记者浏览发现,不少商品的成交量都很高。

愉悦身心锻炼大脑

“老有所玩”很重要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中,玩具似乎总是和孩子连在一起。其实,合适的玩具既可以帮老年人活跃思维、消磨时光,又可以帮老年人锻炼身体。

思源心理咨询中心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丽丽表示,“老有所玩”十分重要,老年人玩玩具不仅能排解寂寞、愉悦身心,还能灵活大脑、锻炼身体。

于丽丽表示,不少人认为玩具与老年人的关系不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认识上存在偏见。我们不能忽视甚至漠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需求度,市民可多关注一下身边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娱乐项目。可能我们儿时摆弄玩具时的快乐,也正是家里的“老小孩儿”现在所需要的。

2021-03-13 本报记者 彭爱 摄影报道 打陀螺、玩积木、抖瓶子、甩花棍……如今,越来越多老人用各种各样的玩具益智解闷、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6292.html 1 “老有所玩”故事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