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4日
第12版:12

全国罕见二次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

他有了第三颗心脏

李先生术后恢复良好

57岁的李先生胸腔里正跳动着第三颗心脏:第一颗是从胎儿时期陪伴他的“原装”心脏。17年前,他因扩张性心肌病导致的心脏功能衰竭,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换上由志愿者捐献的心脏。平安度过10多年后,由于心功能衰竭,他再次“换心”。

据悉,这是全国罕见的二次心脏移植成功案例。

“换心”17年后

再遇危机

李先生自小患有扩张型心肌病,2003年因慢性心功能衰竭,李先生首次接受心脏移植。作为广东省早期成功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李先生首次移植心脏后过着安稳的生活。

然而,自2019年起,李先生逐渐出现气促、水肿等与首次移植前类似的症状。2020年末,李先生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向接诊的心胸外科主任郑俊猛表示希望再次接受心脏移植。

入院后,郑俊猛马上为李先生安排了多项检查。经过检查,李先生被确诊为移植心脏后慢性心力衰竭。

随后,医院为李先生安排了器官移植组织配型,并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了登记。

“工兵扫雷”般的

高难度移植

据郑俊猛介绍,二次心脏移植的难度主要有三,一是经过多年的维持用药,患者肝脏、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身体情况远不如首次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二是前次手术伤口愈合后,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胸腔粘连;三是由于二次切断血管进行缝合,患者血管疤痕组织增生,想做到多个吻合口不出血难度极高。

郑俊猛将这一险象环生的手术过程比喻成“工兵扫雷”,如何在手术过程中避免划伤藏在粘连团块下的主动脉,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有着极高要求。

2021年1月12日,医院通过系统匹配并获取到一颗供体心脏,得知这一消息后,郑俊猛团队立即决定当日就为李先生进行“二次心脏移植术”。

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首次手术粘连组织的分离,并安全、完整地为李先生切除了病变心脏,将供体心脏植入李先生体内。

术后第19天,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李先生已经可以下床进行活动了。

李先生目前病情稳定,手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移植心脏功能完好,目前无术后排斥、严重感染等情况。李先生术前存在的肝脏、肾脏功能不全等问题也由于术后心功能的好转而得以改善。

郑俊猛介绍,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目前李先生正在稳定恢复中。只要恢复顺利,李先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可得到明显改善。

据《广州日报》

2021-03-04 全国罕见二次心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7153.html 1 他有了第三颗心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