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4日
第11版:11

只需通过手机上传一张个人正面照片,再提供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运势分析表,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一生”的AI算命,真的这么神?记者日前调查却发现——

AI算命,“算”的是你兜里的钱

本报记者 李昕也

“本来想算算今年运势,没想到花了几十元钱交了智商税。”新的一年,不少人对自己的“运势”感到好奇,“95后”陈梦瑶也不例外。她近日关注了一个AI测面相的公众号算命,然而,最后的分析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直呼上当。

“花30多元买了一份运势分析报告,爱情运势上‘指点’我多出席一些社交场合,去结识一些志趣相同的朋友。事业上建议我多和自己的上司、同事进行互动,有利于在职场上更加顺利地进行工作。想想这些话放到每个人身上都适用!”陈梦瑶吐槽说。

随着互联网以及AI技术的飞速发展,占卜算命也逐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甚至打起了AI的旗号。记者关注某些相关公众号亲测后发现,“AI算命”不过是披着科技的外衣来“吸金”。

亲 测 一张照片算出两种人生

以前,算命先生一般是摆个地摊,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与算命相遇,被“AI算命”之类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跨界融合。

记者在微信公众号搜索“AI算命”“人工智能面相测算”等关键词,会出现很多相关公众号,譬如人工智能面相解析、AI面相测算大师、智能面相手相测算、AI智能面相大数据解析等等。

记者打开一个人工智能解析面相的微信公众号,平台简介为:AI人工智能测面相,是由高级计算机工程师和传统面相大师共同研发,准确率99%。

记者看到,平台有测面相和测手相两种服务,页面数据显示已有6万多人获取了面相报告。那么,AI算命到底准不准呢?记者点开“测面相”一栏进行测试。

根据页面提示,需上传一张照片。记者试着将一张明星照片上传到平台,四五秒钟后,图片通过“智能解码”显示报告已生成。为了免费领取报告,记者关注了该公众号。

随后,记者打开报告看到,里面有面相概述、五官评分、眼相解析、嘴相解析等。测算结果显示该明星的五官评分为92分,面相概述里声称“事业算不上非常理想,但比较讲义气,见多识广,性格随和,不喜欢斤斤计较,执行力强,但做事不够细心”。

接下来,记者又上传这个明星的另一张照片。之后的五官评分为88分,测评结果从“讲义气”“执行力强”变为了“遇到需要帮忙的时候不太热心”“做事比较懒散,行动力不足”,运势也与之前有所出入。

同一个人,因为照片不同,测评的结论也不同,甚至有的说法自相矛盾。一位从事面部扫描开发的业内人士表示,面部扫描主要是通过读取脸上的特征点,用于身份识别,这是当前的主流方向。通过肤色和其他细节特征辅助判断疾病有一定可能,但用于看相并不具备科学依据,娱乐性质更多一点。

收 费 40元为你“剧透”运势

记者发现,不少“AI算命”都以免费来吸引用户,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免费,往往需要付费购买增值服务,或“邀请好友”等方式才能查看完整的报告。此外,用户在算命时授权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以及分享指定动作的要求,也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在一个公众号的测评中,记者了解到面相概述、五官评分、眼相解析、嘴相解析属于免费,而鼻相解析则需要花费5元才能“解锁”。对于很多网友最想知道的“事业运程报告”和“情感运程报告”,还要再次掏腰包,各需额外支付19.8元或邀请3个好友才能“解锁”。这样一来,如果想要一份完整的运势报告,共需花费40多元,而且这份报告还不知道准不准。

陈梦瑶坦言,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算命相比,起初觉得“大数据”“人工智能”更“科学”,但最后发现“这种网络占卜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其实,很多年轻人和陈梦瑶一样,或多或少使用过这类网络占卜,大同小异的模糊化描述,放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类似的效果。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90后”市民,有6位市民表示曾做过网络免费占卜,有2位市民曾为此付费,大都认为“不太准,算着玩”。一位受访者说:“觉得有的分析太‘大众’了,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吧,以后再也不上当了。”

提 醒 别再为“命运”交智商税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明知网络占卜不可信,却对其趋之若鹜,以求心理安慰。

其实,网络占卜只不过是利用APP、AI等小程序设计几套模板,然后根据“求算命者”提供的资料、诉求等信息进行排列组合,最终生成“模板话术”,以达到骗人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以“AI算命”为代表的网络迷信,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图像统计分析,看似“算的很准”的评价背后,实在经不起仔细推究,其内核依然是迷信,本质仍是依靠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来让人信服。

据了解,这样的程序开发门槛并不高,在网购平台花几百元到几千元购买外包服务就能很快开发出来。一些信奉命理术的人相对来说更容易上当受骗。

有关专家提醒道,看面相、手相来推测运势,本就不具备科学依据。且使用此类APP时,需要用户上传头像或手相,极有可能泄露自己的面部信息或指纹信息。目前,很多身份识别、付款软件等采用的是面部识别或指纹解锁,若泄露的信息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一定的风险。

专家建议,用户应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并以娱乐的心态对待测算结果。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对不断改头换面的网络迷信要坚决惩治,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

2021-03-04 只需通过手机上传一张个人正面照片,再提供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运势分析表,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一生”的AI算命,真的这么神?记者日前调查却发现——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7151.html 1 AI算命,“算”的是你兜里的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