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
第03版:03

“夜太美,总有人黑着眼圈熬着夜……”

被手机“抢”走的睡眠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摄影报道

关灯两个小时了,还在看手机。

“谁还没睡?”近日,在凌晨1点39分,“90后”祁玲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20分钟内她收到了13条回复,其中大多数回复者是“90后”。

有统计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只有6.92小时,59%睡前玩手机,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已成为普遍状态。其中,“90后”入睡最晚,“90后”和“00后”平均睡眠时长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不刷完微信朋友圈

手机砸脸也不睡

“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成了时下很多年轻人对熬夜的自我调侃。

祁玲笑言:“人生有三大幻觉:明天开始减肥!再买我就剁手!今晚一定早睡!而我,占全了。”

祁玲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身材微胖,酷爱吃美食、逛淘宝、玩手机。她说,自己每天晚上睡前不刷完微信朋友圈坚决不睡觉。

“平时工作挺忙的,一天也不怎么刷微信朋友圈,但我得了解朋友的动态。我不爱主动找朋友聊天,就通过刷微信朋友圈默默关注他们的生活。晚上10点左右就上床了,抱着手机逛逛淘宝,下单买一些食品或衣服,或者看抖音视频,有时也看大众点评,看到好吃好玩的就收藏起来,然后就开始刷微信朋友圈。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几个小时。”如今,熬夜已经成了祁玲的习惯。

有时候到了凌晨1点,祁玲困得睁不开眼了,手里握的手机甚至砸到脸上把她砸醒。一看微信朋友圈,还没刷到前一天已看的部分,她会醒醒盹儿,强撑着继续刷。“微信朋友圈就像是必打卡的‘睡前圣地’,不刷完睡不踏实,感觉自己得了强迫症。”祁玲说。

前几天,祁玲半夜心血来潮,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谁还没睡”,没想到有很多人回应。“瞬间就觉得自己不孤单了,有这么多‘夜猫子’陪着一起熬夜。”祁玲笑着说。

“萤火虫族”

黑着眼圈熬着夜

“90后”小陈刚换工作不久,每天白天干活儿忙忙碌碌的,晚上还要加班到很晚。原本就睡眠不好的她,最近更是缺觉严重。即便如此,有起夜习惯的小陈每晚上完厕所,都要玩手机一两个小时后再去睡。

“有几次,我到了早上都是抱着手机在沙发上醒来的。”小陈每晚睡前都暗下决心,“今天坚决不动手机,已经熬出痘痘和眼袋了”,但照样改不了玩手机。

“我们有个单身青年微信群,里面有三四百人,大部分是‘90后’‘00后’,每天凌晨一两点聊得热火朝天。”出生于1997年的赵强目前是一名工人。

他说,每天半夜,有人在群里发消息,其他人总是会回应。“我们什么话题都能聊,一晚上就能聊上千条消息。我总觉得,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真正属于自己,就算是拿着手机瞎玩儿,我也舍不得睡。”

小夏大学毕业两年,目前在一家公司做策划,她自称是资深的“萤火虫族”,“越到晚上越精神”。

“大学的时候,宿舍熄灯后我就钻进被子里,拿着手机熬夜看小说,有时甚至一看一通宵。工作以后,白天不愿意干活,推到晚上才完成。比如,第二天一早要交策划案,我前一天晚上11点多才开始赶进度,有时候会熬夜到天亮。没工作的时候,也会看电影或追剧到凌晨两三点。”小夏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她都不是“孤军奋战”。

大学时,室友们和小夏一样都在黑暗中玩手机,或打游戏,或刷短视频,或浏览新闻,或和朋友聊天,总之就是不想睡觉。工作后,不管是深夜12点,还是凌晨三四点,小夏但凡有工作上的问题,在微信群里问一句,总会有人及时回复她。

“睡得太早是一种时间浪费。”这是小夏等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他们看来,夜晚是难得与自己独处的时间,玩手机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越来越多年轻人

选择主动熬夜

有些人为了学习、工作、生活等被动熬夜,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熬夜,自愿加入“萤火虫族”。

去年,网上公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国人平均睡眠时长只有6.92小时,普遍都在凌晨左右入睡,其中有59%的人睡前玩手机。

纵观各个代际的睡眠状况,“70前”人群睡得最早,“90后”睡得最晚。

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越来越突出,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小时45分钟左右。凌晨1点后才入睡的人群,第二天往往精神状态很差,浑身酸痛。即便这样,还是有52.5%的年轻人主动加入“熬夜大军”。另外,58.9%的人平均每周熬夜超过3次。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90后”“00后”,熬夜玩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中“主流”的生活方式。甚至,一部分“80后”“70后”也表示,“睡眠被手机抢走了”。他们明知道熬夜不好,却很难改变,“总是在熬夜的愉悦感和白天的负罪感之间徘徊”。

“熬时很爽,熬完就后悔。”起初熬夜导致白天上班犯困,工作上出现过小失误,小夏很有负罪感。可时间一长,她就习惯了,“大家都在熬夜,很正常”。

缺乏自控力

谨防熬出各种疾病

“熬夜后,第二天肯定会没精神。”最近三四年经常熬夜,李敬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他说,现在,自己的免疫力非常低,“以前我很多年都没有感冒,现在只要一有流行性感冒,或者吹上一阵凉风,我肯定感冒。最近还严重失眠,感觉脑袋每天都昏昏沉沉的”。

值得注意的是,诸多问题已经在很多常熬夜的年轻人身上显现,头晕脑胀、皮肤变差、长黑眼圈、掉头发、体质变弱,甚至患上了结膜炎、腱鞘炎、颈椎病、强迫症、重度失眠、腕管综合征等。

据悉,睡眠不足还可能增加腹泻、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等的发生率。

很多年轻人也有改变作息的想法,为了强制自己不熬夜,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把手机设置成定时关机、放在床下等不容易够到的地方、和朋友彼此监督……

市民李坤说,自己改变不了熬夜的习惯,最主要的原因是自控力不强。他经常下决心不再熬夜,但最终还是输给了缺乏自控力。“改变熬夜习惯的方法很多,但都很难坚持。我就是自控力太差了。多天熬夜后,我就在周末疯狂补觉,一般周六日没事的话,我都睡到下午再起床。”

据悉,已经有一部分年轻人意识到了长期熬夜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开始有规律地进行锻炼。

2021-03-01 本报记者 李圣哲 摄影报道 “夜太美,总有人黑着眼圈熬着夜……”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6921.html 1 被手机“抢”走的睡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