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6日
第11版:11

“90后”的“养基”故事

在工作、生活、房贷等多重压力下,“90后”的理财意识逐渐被激发。面对众多理财产品,一些年轻人开始进军基金圈——

本报记者 齐晓梅

“清晨醒来,登录支付宝APP,基金页面里一片绿油油。”尽管买基金已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一连数天看到满屏的绿色,市民张晶晶坦言,“心态不好的人还真有些消受不起”。

理财产品收益下滑,股市行情跌宕起伏,基金一下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理财选择。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90后基金购买者,来听听他们“养基”的心路历程。

基金“小白”入门

稳扎稳打小试牛刀

张晶晶是个“90后”,她初次购买基金源于某社区平台分享的一篇文章。

去年7月,张晶晶偶然在某平台看到一位博主发布的热门文章。这篇文章涉及不少新手购买基金的知识,还提到了这位博主持有的几只基金名称。

接着,张晶晶翻看了这位博主先前发布的内容,发现她不定时在平台上更新自己的买卖操作和理念,发布自己持有基金的行情,还会就粉丝评论中的焦点问题进行解答。

“手头正好有笔闲钱,何不试着做个投资?”仔细研究了那位博主的文章后,张晶晶打开手机支付宝APP,查看了基金排行榜,并根据博主提到的那几只基金进行了简单的疏理。“综合这些信息后,我比较看好几只热门板块基金,打算入手。”

一开始,张晶晶只投了几千元进场,买了三只基金。很快,赶上一波行情不错,基金一直在涨,她打心眼里高兴。

观察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这几只基金整体收益还不错。“如果买得多,每天赚得不也多吗?”于是,她抓住机会分批加仓。

今年1月,因需要提前还房贷,张晶晶将前期购买的几只基金全部卖出。“半年时间里,通过投资基金,20000元本金赚了大概5000元,收益率真不错。”

尽管没有刻意去学习基金方面的知识,但张晶晶平时通过看一些新闻和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虽说入场仅半年,但她有自己的投资心得,那就是“趁跌买入、及时止盈”。

“有些基金暂时不是热门板块,但我想提前入场。”张晶晶告诉记者,在将前期购买的热门板块基金卖出后,目前还保留了少量其他板块基金,“静等飘红的那一天”。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不急不躁心态要稳

“去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停工的那几个月只发基本工资,可每个月还要还房贷,瞬间感觉压力很大。”就职于某公司的刘倩说,“当时就想做些简单的投资赚些钱,这样心里能踏实些。”

那段时间,宅在家里的刘倩无意间在某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有机构推出了“小白理财训练营”的培训课。听了几天课后,小有收获的她自费报名参加了这家机构的基金、股票初级训练营,每天坚持线上学习。

虽然她不懂金融,但看着某知名支付平台推荐的基金,也有些蠢蠢欲动。课程结束后,她按照课上学到的方法,试着选了几只基金。

“行业基金相对风险高,指数基金风险则低一些,而且不需要经常盯着,比较适合我。所以,我选的指数基金比较多。指数基金本身收益率就低,我投入金额又不多,短线看不到太多收益。”刘倩说。

在刘倩看来,基金的选择要看基金类型、基金公司的规模。如果是由基金经理操盘的主动型基金,还要综合考虑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投资风格、历史业绩等多种因素。而且,基金不适合短期频繁操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获利丰厚。

“基金是有赎回费用的。短期投资基金由于投资时间较短,收益不明显,而且还会白白损失手续费。”刘倩表示,自己买基金关键是心态沉稳,不追涨、不割肉。如果长期看好的话,越跌越买,不看好的涨上天也不会紧跟。

“懒人”坚持定投

攒钱理财两不误

“闲钱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让它‘钱生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李健每月一发工资,除了留下部分生活费,其余都放在余额宝里生利息。只是,近几年余额宝的收益率“跌跌不休”,逼迫他“另谋出路”。

正是那时候,他注意到支付宝一直在推广其基金板块的功能,便开始研究基金。

在自己参加的某论坛理财交流群里,有的说“基金比股票好”,有的说“买基金要定投”。李健研究了一下,更认同第二个观点。

“基金与股票相比,可能基金的收益比股票少,但风险也小,我不能接受股票本金亏损太多的风险。”2018年年底,他开始定投基金。“选了一只指数基金,每月定投200元。虽然这种“懒人”理财方式收益不高,但长期持有积少成多,还能分散投资风险。”

与李健不同,邵勇是受身边人影响才开始买基金的。

看到单位同事经常谈论基金,刚参加工作的邵勇手里有点儿闲钱,虽然对基金投资也有过担心,但听说买基金可以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收益也不错。去年,邵勇开始试水基金定投。

邵勇主要是在APP上购买,自己基本上不对基金进行分析,直接选择认可度高的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或是社交媒体上讨论度高并相对保险的基金。

“我也没指望通过买基金实现‘一夜暴富’,能赚点小钱就很开心了。”邵勇说,自己购买基金纯粹是把基金投资当成强迫自己存钱的一种方式。

业内人士指出,基民各个年龄层都有,目前“90后”也非常活跃。会玩的他们,通过投资基金形成“饭圈”,彼此在群里分享投资心得和信息。

该人士同时提醒,投资永远是有风险的。基金越是大卖,投资越要理性,这时候的投资风险不容小觑。投资基金也需要做相应的功课,网上虽有各种攻略,但具体问题还需要自己分析,不要盲目跟风,过于激进。

2021-02-26 在工作、生活、房贷等多重压力下,“90后”的理财意识逐渐被激发。面对众多理财产品,一些年轻人开始进军基金圈——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403.html 1 “90后”的“养基”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