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福”字、做游戏、包饺子、看春晚……
虽然在异国他乡,但中国年的元素一个都不能少。
面对着大红的“福”字,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麻醉医师王国瑞心中翻涌着对亲人的思念。
看着手机,对父母说着拜年的话,低下头时,他的眼睛湿润了。
入乡“不随俗”
“第一次在国外过年,心里的滋味是语言没法表达的。”谈起在异国他乡过春节,39岁的王国瑞语言中流露着对家乡的思念。
2019年10月,经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选派,王国瑞有幸成为中国第13批援尼泊尔医疗队17名队员中的一名。
这17名援尼泊尔队员中,其中一名是翻译,一名是厨师。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王国瑞和援尼泊尔医疗队队员的行程推迟了。去年9月4日,王国瑞和援外医疗队队员才去了尼泊尔。
五六个月过去了,他们已正式入驻位于奇达旺的尼泊尔B.P.柯伊拉腊纪念肿瘤医院,开启了正常的生活、工作模式。
如今,他们克服了时常停电的困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
王国瑞说,除夕的前一天,他和援尼泊尔医疗队队员们到中资企业进行疫情防控知识讲解。临别,中资企业回赠他们了一些大白菜和“福”字。
看到大白菜、“福”字,援外队员们知道,春节快到了。
想到春节,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王国瑞说,往年这个时候,他会给儿女买玩具,买新衣服,给父母买点过年的东西,为爱人准备一点小惊喜;而爱人则会忙着打扫卫生,购买一些过年用品。
在尼泊尔,很少有人谈起过春节的事,附近超市里过年的气氛也很淡。但王国瑞和队友们却不愿“入乡随俗”,他们自己动手,为春节做着准备:买小彩灯、气球,做条幅……
特色年夜饭
大红条幅拉起来,大红“福”字贴上去,拉彩灯,挂气球……为了增加过年的气氛,除夕上午,王国瑞和队友们就开始布置屋子。
生活要有仪式感。屋子布置好了,年味瞬间浓了,王国瑞和援外医疗队的队员们的情绪,在当地31摄氏度的温度下,也高涨起来。
下午,王国瑞和队友们炒菜、包饺子、做游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在队友的身上找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与队友们‘抱团取暖’,在集体劳动、共同激励中,一解乡愁。”王国瑞说。
王国瑞居住的地方很难买到中餐食材和调味品。幸好到中资企业义诊时,企业送给他们几棵大白菜,要不他们连做饺子馅的菜都没有。
尼泊尔没有大白菜、韭菜,唯一可以做馅的菜是圆白菜,所以,到尼泊尔好几个月了,王国瑞和队友们只吃了一顿饺子。
除夕晚上,王国瑞和队友们拿出准备好的春节菜单。他们的菜单很简单:炒圆白菜、炒土豆丝、炒辣椒、小炖肉、煮玉米粒、炒鸡蛋……
王国瑞第一次做饭,他为大家炒了一个特色鸡蛋:蛋清和蛋黄分开炒,然后放在盘子里。盘子里就变成了这样子:一层炒熟的蛋黄、一层炒熟的蛋清,一层胡萝卜丁、一层辣椒丁。
“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菜来,很有成就感。”王国瑞说, “大家举杯,祝国泰民安。”
手机上看春晚
“其实,在国外过春节,我们也感受到了彼此的关照,同样感到温暖!”王国瑞说。
往年,当地人会应邀同中国队员一起过除夕,今年情况特殊,17位队员自己过了一个愉快的除夕夜。
“干杯!”大伙边吃边讨论着饭菜和饺子的味道。
除夕夜,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和工作有关的情况:哪方面应该调整一下,哪方面应该改进,哪些病人应该接受怎样的治疗。
大伙谈了很多,唯独没谈家人,他们都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流眼泪。
远在异国他乡,一盏灯、一盘饺子、一份菜就是王国瑞和队友们的思乡寄托物。
他们深深知道,祖国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无论何时,他们都能感受到来自祖国和家乡父老的温暖。
国内时间除夕晚8点,春晚播出时,正好是尼泊尔下午6点多。两个小时的时差,让王国瑞和队友们除夕夜的饭吃得有点匆忙。
吃过饺子,喝过饮料,他们走进会议室看春晚。
“电视上看不到春晚,我们打开手机视频,将视频内容投放在大屏幕上看。”王国瑞说,“由于信号不稳定,春晚节目没看完整。”
给父母拜年
看春晚的间隙,王国瑞给父母拨通了电话。“爸妈,你们还好吧,家里一切都很好吧?”微信视频电话拨通后,他却一句拜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长这么大,他是第一次在外过年,而且是在异国他乡。
王国瑞的父母都已70多岁,老两口住在沧县兴济镇南堤村。老人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已结婚。除夕夜,女儿陪着公婆,不在老两口身边。
王国瑞在国外,王国瑞的爱人孙宏宇除夕夜值班,王国瑞的一双儿女由姥姥照看。因此,这个除夕夜,王国瑞的父母身边没人陪伴,家里很冷清。
王国瑞的父母是朴实的农民,他们不了解王国瑞的工作性质,但却叮嘱儿子:“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全力以赴,容不得半点马虎。”
父母的话是对王国瑞最大的支持,王国瑞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孤独,但却不敢说半句安慰的话。
在电话挂断前,王国瑞说了一句“给爸爸妈妈拜年”。话一出口,他的眼睛湿润了。挂掉电话,王国瑞已泪流满面。
节日是浓浓的思念
给父母拜完年,王国瑞又给爱人孙宏宇拨通了电话。
孙宏宇在沧州市新华区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她是一名医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由于负责做核酸检测,没有时间照顾孩子,6岁的儿子和2岁的女儿都由姥姥照看。
除夕这天,孙宏宇值班到晚上七八点钟。王国瑞与爱人微信视频时,孙宏宇刚到家。
电话接通,孙宏宇还没说话,两个孩子已把电话抢了过去,争相表达对爸爸的思念:
“爸爸,你在哪儿了?”
“爸爸,你回来吃饺子吗?”
“爸爸,你回来吧,我不要玩具,你别躲在外面行不?”
王国瑞只是简单地回答一双儿女的问话。他不敢多说,怕自己忍不住流泪。
幸好爱人把电话“抢”过去:“你在那边好好地工作,别担心,家里有我呢。”
挂掉电话,王国瑞愣在那里,脑子里回想着一幅画面:几天前,两个孩子在小区玩耍,看到一架飞机在天上飞过,拼命地向飞机招手。
他们嘴里喊着:“飞机,飞机,你下来,带我们去找爸爸……”
稚嫩的话语响在王国瑞耳边,让王国瑞几天心中酸涩。
但是他明白,他到尼泊尔是来救死扶伤的,他肩负着医疗援助的使命。
春节刚过,王国瑞就开始了日常的工作:他将去年的工作做了一个总结,将新的一年的义诊和宣传计划列了一下……
“还有7个月,我们就完成援外工作,可以回国了。只有做好工作,才不会留下遗憾。”王国瑞表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全力以赴做好援尼泊尔医疗服务工作。
(本版照片由王国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