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强
最近一段时期,市民刘长利一直为预订宾馆未住后遭遇退费难的事而挠头。上个月,刘长利想去看望在外地上学的孩子,提前预订了当地的宾馆,最后因事未能入住。刘长利想把预交的房费要回来,却在第三方平台受阻,原因就是预订后,单子上明确写有“不可取消”条款。
那么,这种“不可取消”条款合理吗?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网上订房实际未住
想要退费遭遇难题
刘长利的儿子在外地上学,上个月,他和爱人打算去看望孩子,“听说那边的宾馆比较紧张,所以就提前一天预订了两个房间,每间房费611元,是通过网上第三方平台预订的,当时就交了全款”。
预订后,刘长利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所订的宾馆为民宿,实际住宿条件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和家人商量后,刘长利决定退房。
刘长利通过订单先联系上了所订宾馆,商量退费事宜。宾馆服务人员表示消费者的房费是先打到第三方平台的,目前这笔费用并没有划拨到宾馆,建议和预订平台联系。
“我和第三方平台联系后,客服人员说退房可以,但是费用不能退。”刘长利说,客服给出的理由是,下单生成时,页面有一个“不可取消”条款,因此退房也不会退费。
记者看到了刘长利的这份网上订单,最上面写着“已确认,待入住”,订单的中间写有“不可取消”条款:您的订单一经确认,不可变更或取消;如未能如约入住,将收取全额房费作为违约费用。
刘长利告诉记者,自己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平台,至少提前了一天,应该没有对宾馆再次出租造成影响,平台不退费实在没有道理。
几经交涉退回一半
消费者仍觉得委屈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长利和网上第三方平台展开了拉锯战。
“起初,平台的客服人员以‘不可取消’条款为由拒绝退款,之后声称目前公司就是这种操作模式,自己作为一名员工只是替客户提出申请,无法保证是否能通过。”刘长利说,客服人员最后提供了平台总部的联系电话,希望其和总部联系。
刘长利告诉记者,经过和平台总部交涉后,平台同意退费,但只是退回了一间客房的费用。对于剩余的一半,总部客服表示是违约金,因为订单上有“不可取消”条款,客户对此是知情的。
“我对这个结果还是不满意。如果退订影响了再次租住,商家就不会退款;如果没有影响的话,一间退费一间收费就不合理。”刘长利说,自己订单成功后,才看到了这个“不可取消”条款,之前并没有被告知退房不退费。
刘长利觉得,这个“不可取消”条款本身就带有强制性质,对消费者不公平,应该属于“霸王条款”。
“不可取消”条款
侵犯消费者权益
这个“不可取消”条款是不是属于“霸王条款”?消费者申请退款的要求是否合理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建平律师事务所陈静律师。
陈静表示,网上第三方平台关于预订酒店不得取消订单的做法,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可取消”条款属于格式条款(俗称“霸王条款”)。
“霸王条款”通常指一些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店堂告示或者行业惯例等,限制消费者权利,侵害消费者利益。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个别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供求关系不平衡,将不平等的消费条款强加给消费者。
陈静进一步解释,判断“霸王条款”主要取决于商家是否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是否真正经过消费者同意确认,是否是供需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陈静说,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进一步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退款要求,明确表示不予退款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规做出行政处罚。此外,消费者遇到纠纷时也应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