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4日
第17版:17

本报小记者、沧县实验学校4年级学生于嘉依从小就痴迷绘画。她说,绘画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快乐的“小画痴”

本报记者 陈燕

“小画痴”于嘉依

沧县实验学校4年级3班学生于嘉依是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小姑娘,但只要一拿起画笔,她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画中,如痴如醉,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

迷上绘画

于嘉依的妈妈说,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画笔,在纸上画来画去的。“虽然她画的东西天马行空的,让人看不太懂,但我们全家人都觉得她很有绘画天赋。”

于嘉依5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爸爸朋友圈里一个绘画课程的展示视频,一下子就被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绘画作品吸引住了。她试学了几节课,感觉不错,于是就报名正式开始学习画画。

画画说起来简单,但要想画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嘉依还记得第一次上绘画课时学的是画荷花。

当时,她心里非常紧张,生怕自己画不好被别的同学嘲笑。她一边专心地听老师讲解绘画要领,一边握着画笔试图下笔,可犹豫了半天也没有画出第一笔。

看着别的同学有模有样地画着,她急得差点儿哭鼻子。绘画老师看到她这个样子,走过来安抚了一下她,又耐心地给她讲了一些绘画下笔的技巧。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慢慢地画出了荷花的轮廓。

于嘉依说,虽然她画的线条有些歪歪扭扭的,但是那一刻的心情却是喜悦的。

乐在其中

画完轮廓就要给画上色了。“上色前先要调颜色,哪种颜料多放一些,哪种颜料少放一些,放水的比例是怎样的……调色可是个熟练功,要想调色调得好,就得没事多练习。”老师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于嘉依的小脑袋里。

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她一有时间就认真地练习调色,经常弄得小手上满是颜料。但她从不觉得累,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简直像个“小画痴”。

后来,于嘉依晋级到了中级班,开始学习素描。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也是各种造型艺术的基础,所有绘画手法都离不开它。我们第一天学的是画线条,目的是不用尺子就能把线条画直。我画了一张又一张,终于在这节课下课时把线条画直了。”于嘉依说起喜爱的画画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

“通过学习,我还懂得了画素描的要点,要注意把所画事物的亮面、灰面、暗面搭配协调,要有立体感……”于嘉依说,画画太有趣了。

学完素描,于嘉依又先后学习了水粉画、水彩画、色粉画等各种绘画技法。凭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于嘉依越画越好。

收获成长

卓艺国际青少年书画艺术精品展银奖、第三届亚太少儿书画大赛优秀奖……随着绘画水平的不断提高,于嘉依创作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种绘画比赛中获奖。

去年3月份,于嘉依参加了第六届“水墨童心”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为了这次比赛,她精心创作了一幅《松鼠的收获》。因为正值疫情期间,她是在家里画的。可是,还没等她将这幅作品交给老师,就被调皮的弟弟洒了一杯水,将她这幅作品变成了“大花猫”。

这样的画肯定不能拿去参赛了,可是明天就得把参赛作品交给老师,这可怎么办呢?于嘉依急哭了。妈妈见状对她说:“要不咱们不参加这次比赛了,以后还有机会……”

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于嘉依就急忙说:“不,不行,我再画一幅。”虽然她的声音不大,但是坚定有力。

于嘉依擦干脸上的泪水,展开画纸,拿起画笔,开始创作第二幅参赛作品。

3个多小时以后,于嘉依终于画完了。这时,时钟已指向晚上12点了。于嘉依这次画的是一个小女孩走进一个奇妙的山洞,山洞里面云雾缭绕,别有洞天,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绘画老师给她这幅画取名为《神奇的世界》。

这幅画主题明确,色调统一,画面生动而富有朝气,最终获得了那次大赛少儿组铜奖。

于嘉依说,通过这次参赛,她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自己不放弃,就有机会成功。

得知于嘉依获奖的消息,同学们纷纷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还有同学想跟她学画画呢。于嘉依心里美滋滋的,也更加热爱绘画了。

绘画就像于嘉依的一个亲密伙伴,一直陪伴着她。放学路上,看到路边错落有致的楼房和树上叽叽喳喳不停欢叫的小鸟,她会停下脚步,在画本上勾勒一番;出去郊游时,看到美丽的花花草草,她也会随手画一画;不管是高兴时,还是伤心时,她都喜欢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于嘉依说,她长大后想当一个画家,或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每天都坚持练习画画。她想让一幅幅优美的作品伴她快乐地成长。

2021-02-24 本报记者 陈燕 本报小记者、沧县实验学校4年级学生于嘉依从小就痴迷绘画。她说,绘画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4164.html 1 快乐的“小画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