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幸福”“饺子”……
24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春节期间深深体会了这些词的含义。
这些留学生来自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今年他们选择留在沧州。在学校老师们的陪伴下,他们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沧州年”。
留学生在沧过年
农历腊月廿三,在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课上,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汪俊仙在黑板上写下了“过年”两个字。
“丽萨,这两个字怎么读?”
“过年!”丽萨用汉语说出“过年”两个字的时候,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汪俊仙,不知道老师又要讲出什么有趣的故事。
汪俊仙从“过年”两个字开始讲起中国的年文化。
关于中国春节的知识成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春节、福字、喜庆、祥和等,外国留学生们学得兴趣盎然。
“原来,中国年有这么丰富的意义,太有意思了。”丽萨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
今年,包括丽萨在内的24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选择留在学校过年。陪同他们的,还有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党员教师们。
红色中国年
在这些留学生的眼中,中国的“年味”是从一片红色开始的。
农历大年三十,他们喜爱的汪俊仙老师穿了一件大红的毛衣来陪他们过年。
“老师,红色真漂亮。”留学生们围着汪俊仙不停地夸赞。“红色是喜庆的象征……”汪俊仙借机又给学生们讲起了中国的习俗。
“中国的新娘子也都穿红色的衣服。”一位留学生说。
“将来就当中国的新娘子,也穿大红的衣服,也这么漂亮。”汪俊仙和留学生们打趣,引得女留学生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同学们,咱们贴春联、挂灯笼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老师们带领留学生们布置他们的公寓。
辅导员王志鹏边挂灯笼边给留学生们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红色代表吉祥如意,挂上红灯笼,代表在新的一年能够万事如意。咱们把灯笼挂在高处,代表新的一年生活能蒸蒸日上。”
“红红火火!”留学生吉姆理解了大红灯笼的寓意。
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的对联贴起来。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赵婷婷,则带领几位女生体味着另一项民俗——贴对联,大家将红底金字的春联贴在门两边,体验着中国的特色民俗。
“同学们,过年了,每人戴一条大红围巾,就不想家了。”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静利给每位留学生戴上一条大红围巾。
“中国年,是红色的。”“中国年,是喜庆的。”“中国年,是幸福的。”留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中国年的意义。
自己动手包饺子
“同学们,包饺子了。”过年了,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老师们来陪留学生们包饺子了。
“吃饺子是中国人过年最重要的一种形式。过年吃饺子的寓意为‘更岁交子’。”老师们边教留学生们包饺子边讲中国人过年吃饺子的意义。
“听不太懂中国饺子的含义,但知道中国的饺子好吃。”留学生吉姆说。
“我们都喜欢吃饺子。”留学生们说,“可是中国的饺子太难包了。”
过年可以吃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留学生们都很兴奋。尽管老师们把馅拌好,把面和好,可是把饺子皮擀圆,把馅放进去包好,对留学生们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圆圆的饺子剂子被留学生们用擀面杖擀来擀去,有的成了长条,有的成了方形,有的还中间破了个洞。
留学生们拿着圆圆的饺子皮,把馅放进去,却怎么也捏不好。有的捏着捏着馅流出来了,有的虽然当时捏上了,一会儿又开口了。老师们包的饺子肚子鼓鼓的,像个大元宝,留学生们非常羡慕,都认认真真地跟老师学。
“看,我包出饺子来了。”安妮高兴地托着她包的饺子让大家看。
虽然饺子的形状不太好看,但是大家包得特别高兴。
包饺子时,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杨静利一行,不仅给留学生送来新年礼物,还和他们欢聚一堂。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大家共同举起手中的杯子祝愿:“新年好!”
想家
大家在高高兴兴地包饺子时,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团总支书记马聪颖突然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人群中怎么少了迪娜呢?
马聪颖发现了躲在墙角一侧的迪娜。她走过去拉着迪娜的手说:“想家了?”迪娜点点头。
迪娜来自非洲。她是一名国际贸易生,2019年9月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由于疫情,她快两年没有回家了。看到大家热闹地聚在一起,迪娜想起了远在非洲的家人。
“老师,我现在想家里人,等我毕业回家了,又会想老师们的。”迪娜为难地说。
马聪颖一边安慰她,一边把她拉到同学们身边。看到大家包的饺子,迪娜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很快融入大家的欢声笑语中。
“老师们给我们留学生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并陪我们一起过春节,我感觉特别有意思。”迪娜说。
迪娜把老师带领他们包饺子、贴春联、挂灯笼的视频发给远在非洲的家人,家里人都很羡慕她。“他们都感受到了我的喜悦!”迪娜高兴地说。
学会拜年
春节期间,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很多老师也没有回家过年。王玉英老师是山东人,去年就没有回家过年,今年依然在学校与外国留学生一起过年。
“老师,你们家里是怎么过年的?”留学生们好奇地问王玉英。
“拜年是我们老家过年最重要的形式。”王玉英说,“回不了家,我可以通过视频给家人拜年啊。”
王玉英边说边和远在山东的妈妈接通了手机视频。“妈妈过年好。”王玉英向妈妈打招呼。
外国留学生们也通过视频,纷纷向老师的家人问好:“阿姨,过年好,给您拜年了!”
过年真热闹
“过年好!”
“拜年啦!”
……
这几天,每一个留学生都记住了中国人见面经常说的话。“而且要双手抱拳的哟。”留学生林伟边比划边说。
“中国的春晚好热闹。”留学生们通过手机和电视观看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相声、武术……有的留学生汉语不是太好,虽然不能全程看懂,但说起晚会里的小品和相声,他们还笑个不停。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汪俊仙向留学生们解释。
“吃好吃的饺子,做好吃的饭,看热闹的晚会。”留学生们诉求说着他们的沧州新年。
“我们毕业回国后,老师们陪我们过的中国年将成为我们一生最美好的记忆。”留学生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