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8日
第07版:07

任丘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刘潇:

五昼夜为受害人讨回公道

刘潇走访群众 本报通讯员 摄

2020年4月8日,任丘市青塔乡青双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老人被撞伤,倒在血泊中,肇事车辆逃逸。

接到报警后,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将伤者送上救护车后,我们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

事发地是一条僻静的乡级公路,附近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证人。现场遗留下的线索很少,只有一些车辆的碎片和一个大众汽车的标志。

为确定肇事车辆,我们扩大了走访摸排的范围,在距事发地约1公里外发现了一处民用监控。在调取的监控视频中,我们发现了一辆可疑的黑色大众牌捷达轿车。从车辆经过监控的时间以及车头上的痕迹来看,我们初步确定这辆车就是嫌疑车辆。

围绕嫌疑车辆进一步核查后,我们发现这辆车挂的是一副假牌照。另外,我们还查到,这辆车是2002款捷达轿车。这款车在任丘市状态正常的只有十几辆,且都被排除了嫌疑。在向受害人家属通报案情时,我们得知受害人已经不治身亡。

受害人平时为人很好,在案件发生后,村民议论纷纷。有人说:“被撞的老人脾气特别好,到了该享福的年纪却出事了,太可惜了。”也有人说:“撞人的车是辆报废车,不好找,警察也不会费那么大劲儿。”有些话我们听了,感到不是滋味,不管是为还老人一个公道,还是给警察正名,我们都必须把这个案子破了。

在理清侦查思路后,我们决定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挨家挨户走访,顺着捷达车的行驶路线,把沿途的监控查个遍。一路查下去,沿途的民用监控虽然不少,但是像素都很低,存储时间也很短。

那几天,我们都忙“疯”了,每天吃在车里,住在单位,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我不记得跑了多少户人家,查了多少个监控,说了多少话。白天,我们尽可能地顺着肇事车辆的逃逸轨迹调阅监控视频,一帧一帧地查看,一公里一公里扩大搜索范围。一到晚上,我们就扎进档案堆里查询相关车辆。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搜索到距离事故现场10公里左右的一个水泥砖厂时,案件终于有了突破。在水泥砖厂调取的监控视频中,我们之前发现的那辆嫌疑黑色捷达轿车再次现身,可以确定这辆车是从厂里驶出的。

经过询问,我们得知了这辆车的信息。原来,嫌疑黑色捷达轿车的司机是王某,保定人,在水泥砖厂打工多年。近几天,他一直没上班,也没有请假,手机始终关机。

对王某的抓捕并不顺利,此人在案发后已经外逃。为此,我们给他的家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第二天,王某迫于压力投案,交代了他驾驶报废车肇事逃逸的过程。

案子终于破了,受害人的家人特别激动:“都知道报废车不好找,我们也没抱什么希望。可是,你们一趟一趟查监控、找线索,我们都看在眼里,辛苦你们了。”

五昼夜的奋战终于有了回报。听了这些话,我和同事们心里特别欣慰,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交通辅警,我会始终坚持努力工作,为群众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2021-02-18 任丘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刘潇: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681.html 1 五昼夜为受害人讨回公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