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9日
第10版:10

严打医院“傍名牌”

澎 湃

近些年来,医院“傍名牌”泛滥,已成医疗市场的一大顽症。一些民营企业,打着协和、同济、华西等知名医院的名义,在一些地方开设“山寨医院”。一些“山寨医院”从标志设计、医院装修到医护人员着装等,都与那些知名医院高度相仿。

有媒体查询工商资料发现,国内包含“协和医院”“同济医院”“华西医院”的企业数量分别高达2122家、926家、828家。

“协和遍全国,同济通神州”的乱象,不仅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侵犯了许多知名医院正当权益,更给广大患者造成困扰和伤害。

这些山寨医院的医疗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收费很不规范。由此导致一些患者误把李鬼当李逵,花了许多冤枉钱,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患者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其实,对于医院“傍名牌”,法律早就明文禁止。然而,一些地方却对“傍名牌”行为熟视无睹,让山寨医院通过审批,获得合法身份。这其中到底是工作疏失,还是暗藏猫腻?此外,一些山寨医院多年来屡屡遭到患者投诉,为何却一直屹立不倒?

“山寨医院”属于民办非企业,其登记、名称核准等手续办理在市场监管、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均有交叉,这种“九龙治水”的局面,也给“山寨医院”的监管和治理,造成很大掣肘。在司法实践中,知名医院向“傍名牌”说不,开展法律维权,也往往遇到举证难、成本高、赔偿额低、侵权判断标准不一等困境。

显而易见,“山寨医院”的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山寨医院”背后的监管松弛、审批不规范、部门交叉管理、违法成本偏低等一系列问题,也要加以正视,拿出更多有的放矢的举措。

在整顿和规范存量市场的同时,深入源头治理,把监管篱笆进一步扎紧,方能对“山寨医院”釜底抽薪。

2021-02-09 澎 湃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3343.html 1 严打医院“傍名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