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宁县窝北镇中心卫生院医生王亚楠连夜驰援石家庄。在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由于过度劳累,她晕倒在核酸样本采集的现场。目前,王亚楠仍然坚守在石家庄抗疫的战场。
(据2月5日《沧州晚报》3版)
面对疫情,各地医护人员奉命驰援。王亚楠作为其中的一员,没有迟疑,毫不犹豫,在奔赴石家庄的那个夜晚,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完成任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白衣战士星夜驰援,冲锋陷阵。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不约而同地向石家庄集结,他们义无反顾,共同奔赴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王亚楠,小小的身躯,却拥有大大的能量。她脱下红妆,勇敢地披甲上阵,成为抗疫前线的中坚力量。
医疗队抵达石家庄以后,王亚楠很快投入到当地的核酸样本采集工作中。寒风、低温、长时间不能喝水,大家换班吃饭,轮流休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王亚楠不怕苦,不怕累,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她依然咬牙坚持,最终还是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或许,有很多人会说,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休息,不至于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试想,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哪一个战士会因为艰苦的作战条件和凶狠的敌人而选择“休战”呢?
医务工作者面对众多需要进行核酸检测的乡亲们,他们想到的是尽早完成任务,尽快打赢这场“战役”。
没有人天生强大,不怕苦难。因为责任和担当,他们才能格外坚强。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疫情,没有退路可以选择。对于抗疫战士来说,坚守岗位,竭尽全力,就意味着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这个冬日,我国多地出现散发疫情。看到相关的消息,我们都会有些担心,但是我们无所畏惧。各地的抗疫工作者无畏严寒,坚守岗位。他们是这场冬日抗疫战役中最可爱的人,也是我们最可靠的力量。
王亚楠的心中有使命,就是坚持疫情不退不回家。她在身体恢复以后,选择回归队伍,继续工作,与队友并肩作战,不胜不休。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阴霾之下,希望的阳光正在冲破重重阻碍。疫情终将被战胜,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