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按照往年计划,一到小年,45岁的李亚峰和妻子宁波就要回老家黑龙江过年了。今年,夫妻二人决定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连日来,他和妻子一直坚持为社区志愿者送免费午餐。他们说,春节期间要把这件“重要的事”一直坚持做下去。
免费午餐不重样,每天送出40份
李亚峰夫妻来黄骅两年了,目前经营着一家火锅店,现有的15名员工中有10名来自辽宁、贵州等地。为了鼓励外地员工就地过年,李亚峰很快公布了“鼓励就地过年给津贴补助”的奖励政策,给员工200元到500元的奖励金。李亚峰说:“经过动员,得到了外地员工的积极响应,大家决定留岗不回家,在黄骅过年。过年时我也会给他们做菜吃。”
在做出“就地过年”决定前,李亚峰夫妻还一直默默地为黄骅东昊社区、安居社区的8个值勤点的志愿者送爱心午餐,让他们在寒冬值勤中感受到一份温暖。谈起送爱心午餐的初衷,李亚峰坦言:“我看见志愿者在卡点值勤,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这让我特别感动。我就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为了避开店里的就餐高峰期,每天上午10点,李亚峰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爱心午餐。为保证食品安全、饭菜可口,每次他都亲自掌勺,全都采用一次性餐具,保障就餐安全。“每顿饭菜的样式都不一样,西红柿炒鸡蛋、尖椒豆腐、蘑菇炒肉、土豆炖肉……我们换着样儿地做,让志愿者吃得可口。”李亚峰笑着说。每次爱心午餐都是一份主食、两份菜,他们每天大约送出40份。
“1月25日是第一次送餐,当时做的东北大麻花。”李亚峰说,因为制作大麻花的工序相对复杂,当时他们清晨4点多钟就开始忙活。由于不知道执勤卡点具体有多少人,他们做了40根大麻花,“没想到做得正好,不多不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和志愿者成为朋友,有需要继续送餐
如今,李亚峰和妻子宁波已经连续10多天为志愿者送爱心午餐。他们和志愿者慢慢地成为朋友。
“这两天,饭店两位员工因家中有事请假,店里实在忙不过来。我们打算2月10日休息,2月13日开业。员工上岗后,到时如果志愿者还在卡点执勤且有需要的话,我们会协调时间继续送午餐。”宁波说。
据了解,去年疫情防控期间,李亚峰夫妻特意为援鄂归来的5位“逆行者”每人送去一张1000元的店铺金卡,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敬佩与感谢。对于今年选择在黄骅过年,李亚峰夫妻表示,黄骅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愿意留在黄骅,多献一份爱心,多作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