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晓玲)日前,在泊头市胜利桥附近的大运河河道中,发现一艘明代沉船船体。2月7日,沧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配合泊头市文广旅局,完成这艘沉船的发掘清理工作。
据悉,此次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发现沉船一艘,船体保存状况较差,仅剩余部分东侧船舷和船底木板。其中,东北侧船板有用腻子和小块木板进行修补的痕迹。
这艘船残余长度为16.5米,船体由厚5厘米至6厘米的松木拼接而成。船舱由多个隔舱组成,隔舱长1米至1.4米不等。
船舱内出土有“宋元通宝”“政和通宝”“永乐通宝”等钱币。根据船舱内的遗物和河道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推断,沉船的年代为明代。
据悉,考古人员还在沉船附近,出土了酱釉罐、青花碗、白釉盘、骨簪、三彩划花盘、象棋子、铜元等元明清时期的文物51件,瓷器标本数百件。
据介绍,这艘沉船的发掘,为研究明代北方造船技术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下一步,考古队将把船体加固在木质和钢质的固定架上,分段运回泊头市博物馆。同时,考古队还将清理沉船下面的文化层,对出土的器物进行整理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