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戴特70分、马库斯·亨特68分、希尔文·兰兹博格55分、琼斯50分、威尔斯44分、达卡里·约翰逊44分……CBA常规赛第34轮,外援们集体爆发了。
本赛季CBA常规赛进入后半程,也是争夺季后赛席位的关键阶段。此时,外援彻底成为赛场上的主角,本土球员则集体成为看客。
外援挤满
CBA“空砍群”
在篮球圈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叫“空砍”。所谓“空砍”,就是一名球员在场上得到了旁人难以拿到的高分,结果球队还是输了球。
在CBA的“空砍群”里,上海男篮外援弗雷戴特表现很活跃,甚至能够当“群主”。
CBA常规赛第34轮,排名13的上海队对阵排名第11的四川队,这是一场争夺季后赛席位的关键对决。然而,上海男篮缺兵少将,包括邓蒙和宗赞在内的几名重要球员无法出战,弗雷戴特便一人扛起了得分的重担。
全场比赛,弗雷戴特出场54分钟,出手36次,命中18球,一口气得到了70分,并且送出了9次助攻,还有8个篮板。遗憾的是,鏖战两个加时,弗雷戴特依旧没有能够帮助上海男篮赢得胜利……
在这场比赛里,将弗雷戴特推上“空砍群群主”位置的,正是四川男篮的小外援马库斯·亨特。特别是在最后一个加时赛中,当四川男篮落后5分时,亨特利用对手的两个失误连得7分,最终帮助球队完成逆转。
亨特在44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出手35次,砍下68分。
一边是70分,一边是68分,这是CBA历史上第一次有两位外援在同一场比赛中得分都超过65分。
然而,这个纪录背后,却是国内球员的尴尬:两位外援一共得到138分,而两队的本土球员所有得分加起来只有127分。不仅如此,亨特的35次出手超过了球队99次出手的三分之一,而弗雷戴特的36次出手更是接近球队88次出手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在CBA征战的几个赛季里,弗雷戴特三次得到70分以上的高分,上海男篮无一例外全败。
外援表现越抢眼
本土球员越失落
同样在这一轮“空砍”的,还有吉林男篮的当家外援多米尼克·琼斯。
面对本赛季排名倒数第二的南京同曦,琼斯在42分钟的出场时间里狂砍50分,还抢到11个篮板,并送出9次助攻。只差一个助攻,他就可以完成“50+”的超大号“三双”。
然而,个人的闪光无法照亮球队。吉林男篮在领先了三节的大好形势下,最终被南京同曦反超。在这样“下克上”的比赛中,相比于琼斯的50分,西热力江的34分就显得格外抢眼。
但随着赛季的深入,像西热力江这样表现抢眼的国内球员已经越来越少。或者说,国内球员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一场比赛,外援表现越抢眼,国内球员的表现机会就越有限。在江苏队输给深圳队的那场比赛里,外援威尔斯得到了44分,而国内球员中只有郑祺龙得到了14分,剩下的都只有个位数的得分进账。
更刺眼的是,国内球员的出手次数基本在4次到6次之间。
CBA被调侃为
“儿童篮球联赛”
每当CBA外援大爆发,国内球迷总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中国职业联赛的悲哀。”
外援得分太“容易”,也引来外国球迷的调侃:“CBA是不是儿童篮球联赛?”
上个赛季,当谈及国内后卫的“崛起”时,中国男篮名宿王仕鹏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总觉得郭艾伦、吴前和孙铭徽打出来了,但这些后卫如果拉到国际赛场上,当比赛强度上来后,真的差得太远了,(实力)远远不够。”
王仕鹏点出了中国篮球一直存在的问题:在高强度对抗下,中国球员马上会被打回“原形”,只能充当看客。
对联赛来说,外援“大杀四方”会带来一定的收视率和“话题度”。如果外援的得分表演变成了“常规操作”,那就说明联赛环境已经不利于国内球员的成长。
为培养国内球员,这个赛季,CBA联赛管理层试图进一步限制外援的使用率。但随着赛季的深入,各队似乎都找到了应对方法,玩起了“田忌赛马”,照样能让外援打很长时间。
纵观34轮过后的联赛得分榜,前20位球员里,只有郭艾伦一人是本土球员,排在第16位。相比于过往,国内球员排在前20名的人数还减少了……
如今,CBA还离不开外援,毕竟联赛需要足够的吸引力和曝光度,但如何让外援为中国篮球所用,而不是单纯来刷数据,是联盟管理层和各支球队必须思考的问题。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