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6日
第10版:10

守护的是生命,展现的是担当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从去年4月至今,援疆干部、东光县中医院外科医生柴庆元到轮台县人民医院后,一直水土不服。但是,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守一线,随时准备抢救病人。每当看到病人康复出院,他就格外高兴。

(据1月18日《沧州晚报》5版)

柴庆元从去年4月踏上“援疆之路”,就把健康和温暖送给了轮台人民。他到轮台不到一年时间,却与百姓和同行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赢得了真诚的信赖。

轮台县气候干燥,柴庆元经常流鼻血,但作为一名医生,他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外科医生的日常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尤其到了最需要援助的边疆县级医院,柴庆元就像一个不知停歇的旋转着的陀螺。

柴庆元的母亲得过两次脑梗,生活勉强自理;他的爱人是产科医生,和他一样忙碌;他们的女儿9岁、儿子3岁,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他的岳父岳母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但他克服困难,准时赴疆。当家里传来奶奶离世的消息时,柴庆元难掩心中的难过……

柴庆元的父母和妻子平时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在他们心中,柴庆元的援疆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能让他分心。而柴庆元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支持和理解中饱含的深情。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也让柴庆元更加坚信,在轮台的每一天,惟有都以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救治病人、守护生命,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

柴庆元去轮台时,东光县中医院为他准备了近5000元的防护物资。得知乌鲁木齐急需防护物资,柴庆元二话不说,全部捐了出去。

“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柴庆元以己之力发出微光,传递着爱心,奉献着力量。

援疆的这段经历,一定会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万里援疆家国情,勇于担当助边疆。大漠中伫立千年的胡杨林,使沙漠有了生命的律动,也见证了柴庆元们的赤诚之心。这跨越万水千山的爱,正在新疆大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1-01-26 本报评论员 牛健存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2096.html 1 守护的是生命,展现的是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