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很有故事的一年。尽管由于新冠疫情,国足的世预赛日期一拖再拖,但国内联赛摆脱疫情阴影顺利启动,多项改革措施也陆续推出,中国足球并没有停下脚步。
近日,著名足球评论员韩乔生在接受采访时,聊了聊他眼中的中国足球。他仍不看好国足世预赛出线,认为国足最终排名不是第六就是第七。
中国足球就像
一个癌症患者
对于国足来说,最为重要的赛事就是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目前世预赛已进行到40强赛阶段,国足在A组4战2胜1平1负,排在小组第二。
2019年11月,国足负于叙利亚队“气跑”了主教练里皮。随后,李铁成为了国足新主帅。但受疫情影响,目前李铁还未带队参加过40强赛。
球迷们对于国足常常怀着复杂的心情,嘴上往往说“不看了、太烂了、没戏了”,心里却总有暗暗地期待:万一能创造奇迹呢?
韩乔生对此泼了冷水,他不看好国足世预赛出线,并希望球迷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理。
“中国足球的土壤很贫瘠,整体的职业化水平不行。我们不要每次都要求国家队怎么样,因为国家队水平在那里摆着,现实在那里摆着。”韩乔生说。
在韩乔生看来,中国足球的问题是长久累积下来的。“中国足球就像一个癌症患者,身上有很多疾病,是长时间积郁而成的。中国足球不行,还必须要取得世界杯出线权,我感觉不现实。”他说。
在他看来,中国队最终的排名不是第六就是第七,“不信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足协踏踏实实
干了点实事
2020年,整个世界体坛受到疫情的强烈冲击,中国足球也不例外,但国内联赛得以在封闭环境下顺利进行。
对此,韩乔生为中国足协“点赞”。他认为上赛季的职业联赛在赛事组织、媒体传播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到位”。
“不光是中超、中甲比赛,足协杯、中乙等比赛也得以举行,而且举办得很好。这就是成功之处,说明中国足协踏踏实实干了点事。”他说。
中国足协在2020年底推出的“加强版”限薪政策、俱乐部非企业化改名政策等,都曾引起争议。最近,一些俱乐部改名过程中,当地球迷群体出现了较为强烈的抵触情绪。
不过,韩乔生对这两项政策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认为中国足协在顶层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他认为,和不能过高要求国足的成绩一样,对于国内足球改革,也不能急功近利。
“我们要砍断一棵大树,不是一斧子就可以砍断的,需要前面98斧、99斧子的铺垫,最后才能够成功。我认为中国足球未来的路还很长。”韩乔生说。
中国足球
不光要“治脑袋”
最近,韩乔生担任总解说的青少年足球竞赛真人秀《超球少年》正在热播。节目中,多种青训模式培养下的小球员同场竞技,互相交流。而这一节目的播出,也让中国足球青训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韩乔生介绍,节目中的足球少年主要来自三种青训培养模式:职业队的青少年梯队、校园足球以及“足球小将”这样与学校合作的民间青训项目。
在节目中,他除了感受到孩子们因足球而养成的开朗豁达的性格,还对中国足球的青训有了更多思考。
“这三种模式都是积极的尝试,但我相信中国今后还是要多依靠校园足球。在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像‘足球小将’这种模式,也会被不断地效仿。”他说。
当然,在韩乔生看来,中国足球青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我们还没有真正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校园足球发展的路,没有走出一条能够在全国更多地方推广的路。”
韩乔生介绍,中国的近邻日本通过自身努力和向巴西学习,其国家队已经成长为世界二流球队。日本一些民间足球赛事也有着很高的收视率。这样的足球环境,是目前中国不具备的。
“中国足球不光要治脑袋——搞职业化,更重要的是要夯实基础,做好脚下工作,这样中国足球未来才有希望。”韩乔生说。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