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了!来电了!”1月7日11时30分,市区永济路周边5000多户居民供电全部恢复。一夜未合眼、在寒风中连轴转了13小时的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员工刘浩,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深夜接到抢修任务
1月6日22时许,刘浩正在值班,突然接到抢修任务。他迅速穿好专用鞋服,又加了一件厚外套,和同事们赶到位于市区永济路与交通大街交叉口附近的故障现场。
受寒潮、大风影响,一根电线杆发生断裂,导致两条供电线路受损,5000多户居民家中停电。另外,这根电线杆附近还有一个加油站和一些商业门市,一旦倒塌,后果很严重。
迎着寒风跑前跑后
联系吊车稳住电线杆、隔离故障点、制定抢修方案、调配专业人员……刘浩是本次抢修任务的负责人,也是现场最忙、最累、压力最大的人。多重工作交织在一起,他迎着寒风跑前跑后,一刻也不敢放松。
附近的沧县粮食局宿舍里老人众多,一些患病老人的供氧设备需要用电,刘浩紧急联系单位出动发电车,优先确保这部分居民用电“不断流”。正值群众用电取暖高峰,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让线路临时交替为周边用电取暖的居民供电。
与此同时,线路抢修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展开。“这根电线杆断了,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旁边的电线杆改造成‘架线主力’。”刘浩说,大家要先挖一个直径1米、深2米的基坑,接着修复并整理故障线路。方案听起来挺简单,实施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因气温太低,30名电力抢修人员轮流作业,每半小时换一批。而刘浩需要调度全场工作,解决各种突发问题,寸步不能离。
没等好好休息
又接到新的任务
零下20多度的室外,冷的程度不想而知。“我穿了两件厚羽绒服,身上还是被风‘打’个透心凉,感觉自己成了‘冰人’。”刘浩说。
戴着口罩的刘浩“呼气成冰”,睫毛、眉毛和头发上也挂上了冰碴,脸成了“冻柿子”,说话不利索了,手脚也麻木了,腿都被冻得抬不起来了……
到1月7日11时30分,故障终于被排除。
1月7日13时,没顾上吃早饭的刘浩刚吃了点儿东西,正准备补补觉,手机又响了。原来,市区维明路与交通大道交叉口附近一处变压器故障,需要他进行技术指导。
刘浩一宿没睡,眼睛又红又肿,但他二话没说,火速奔赴下一个“战场”,直到当天18时才忙完。又冷又累的他,到家一沾枕头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