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8日
第04版:04

他13岁开始练杂技,吃尽了苦头。练基础动作,疼得昏过去;练器械,被砸得浑身青紫……但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韧劲,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刘东晨的杂技梦

刘东晨(中)登上央视舞台

刘东晨进行空竹表演

本报记者 张丹 本报通讯员 李萌 摄影报道

一条线在刘东晨手中如灵蛇舞动,一个个空竹仿佛能听懂他的指挥,流畅又灵动地旋转翻飞。

2020年12月20日,在广东省举行的中国杂耍大会的舞台上,沧州小伙子刘东晨险中带稳、动静结合的空竹表演,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

年仅25岁的刘东晨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10多年的表演经验,并且获得过2018年常熟国际空竹节个人展演项目最高荣誉金竹奖。

一战成名的他不仅活跃在《超级大明星》《我是大赢家》等各大卫视节目中,还曾多次受邀参加央视《黄金一百秒》《综艺盛典》《艺览天下》等节目的演出,多次随团出访韩国、萨尔瓦多、古巴等国家进行杂技艺术交流。

这次杂耍大会他是作为特邀导师、演出嘉宾出席的。

叛逆少年与杂技结缘

刘东晨是沧县人,如今定居黄骅。他说,自己接触这些东西,纯属偶然。

2009年,13岁的刘东晨上初一,当他拿着试卷让家长签字时,父亲看到他的分数,一个巴掌打在了他的背上。与父亲怄气,刘东晨跑去了姥姥家。

没想到一向疼自己的姥姥也是一大堆责备,刘东晨找了一处安静的角落委屈地直抹眼泪。

突然,不远处的杂技大棚响起的音乐吸引了他,他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台前。

舞台上,刘东晨看到自己的舅舅正在表演变脸。刘东晨的舅舅刘再利是一个杂技团的团长,恰巧这天在街上演出。只见舅舅身穿一身黑色戏服,肩披红色斗篷,转身间,红脸瞬间变蓝,点头间,蓝脸又瞬间变黄色。

舞台下,喝彩声、掌声不断,刘东晨看呆了。他说:“我当时觉得舅舅太帅了,那么多人给他鼓掌,我太喜欢那种感觉了。”

“舅舅,我想跟你一起学演杂技……”过后,刘东晨找到舅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没等刘东晨说完,舅舅就立刻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条路不好走,太苦了。

刘东晨不恢心,软磨硬泡,一再坚持,刘再利暂时答应了。他以为刘东晨知道练杂技的苦之后,肯定会打退堂鼓。

然而寒来暑往,坚持训练的刘东晨居然很“上道”。刘再利就和家人商量,让东晨留在杂技团,也算学个养活自己的本事。

看他练习得还算刻苦,舅舅找机会就安排他上台锻炼一下。于是,就有了让刘东晨“脸红心跳”的舞台首秀。

他说:“当时,根本顾不上动作的美观,就一门心思想完成动作,千万别失误。结束的时候,大家都鞠躬下台了,我才想起来谢幕。但是那个掌声,我永远都忘不了。”

汗湿衣衫,一身青紫

谈到自己取得成绩的原因,刘东晨说:“杂技演员要想成功,没有捷径,就是吃苦。吃训练的苦,吃钻研的苦,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而且乐于吃苦。”

刘东晨刚进团的时候,就和很多从小练“童子功”的师哥师姐一起训练。这让半路出家的刘东晨,吃尽了苦头。

练柔软度时,劈叉他下不去,师哥们就一边一个坐在他的腿上。瞬间,韧带疼得像被撕裂一样,他忍不住嚎啕大哭。更有一次做耗腰(训练腰部柔软度的专业动作)时,他直接疼晕了过去。

一开始他平衡也不好,师傅就让他练顶钢叉,10多斤的钢叉一次次把他身上砸得青紫,天热的时候,脱下来的衣服能拧出水。

刘东晨比较瘦小,练力量型的动作对于他来说格外吃力,但是他不服气,又怕被大家笑话,就趁大家都休息的时候,独自“偷来”40多公斤的圆形大铁环,练习力量和平衡兼具的环舞。要不是有一次被铁环砸到肩膀被送进医院,大家都不知道他居然这么“拼”……

“当时最怕的不是训练,是睡觉不能翻身,不能伸腿,缓过劲来全身疼得睡不着。”刘东晨对那些日子记忆犹新。

舅舅刘再利对他格外严格,一个动作做不好,就拿小鞭子抽一下。“我永远记得那种热辣辣的疼,后来才知道舅舅是想让我知难而退。长大了也就理解了。真正让我觉得难的,是研究立体魔方道具的时候,头发大把大把地掉。”

改造舞台道具

刘东晨口中说的立体魔方,是由12个边长为一米的铁条组成的正方体。起初只是焊接就可以轻松组装,但是色彩不突出,舞台效果也大打折扣。

随着光影艺术的进步,刘东晨就动了要改造一下这个道具的念头。他想要“点亮”不起眼的铁立方体,一开始,他想把灯带用胶带粘在立方体上,但是一旦灯带重复缠绕任何一根棱,立方体都会因为灯带的配重而失衡。

该怎么走线才能保证每条棱均匀配重?他在纸上画到半夜也没有画出来,他又爬起来用纸做了一个模型,用毛线模拟灯带,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就这样,从晚上一直缠到天亮,从天亮一直缠到天黑,吃饭时就随便塞上几口,一连几天整个人都熬瘦了。终于在他一声“啊,成功啦!”的喊叫中,铁立方被“点亮了”。

灯带的缠绕线路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用胶带粘的灯带不仅不牢固,一做动作还容易打滑。刘东晨冥思苦想又发现了亚克力管子,他把亚克力管套在铁棱上,再把灯带穿进去。但是亚克力管的抗压效果不是很好,稍有磕碰就容易裂开。

有一天,他看到电工在用热缩管连接线路突然找到灵感,他从网上买来透明的热缩管,代替亚克力管,穿入灯带后,再用吹风机一吹,管子就收缩紧紧箍住了铁棱和灯带,这才完美解决了道具的问题。

凭着这股不怕苦的韧劲儿,不懂电脑的他还学了自己配音乐,学会了画手稿设计演出服装、演出道具等。一次次的“苦”和“难”非但没有阻挡住刘东晨前进的脚步,反而成为刘东晨舞台表现力不断升级的助推器。

挑战“解锁”新技能

刘东晨刚演出的时候,舅舅刘再利从不夸他,每次演完,刘东晨都赶紧溜开,生怕在后台看见舅舅。

那时,舅舅总是能挑出他一大堆毛病。“你看看你那个走位都偏哪去了!”“这个动作让你做出来跟猴子一样!”“你跟观众有仇啊,不看观众看地面!”……

有一天,舅舅让他和师哥一起练空竹,刘东晨一脸不屑,说:“我才不玩空竹,那都是女孩子才耍的!”但是没过多久,师哥一次登台表演空竹,击碎了这个少年的高傲。

很多令他眼前一亮的玩法,他见都没见过,更别说会了。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研究空竹的玩法,没想到空竹抖起来,还真没想象中那么轻松。

刘东晨去求舅舅也给他找个师傅。“你那点功夫我都看不过去,别去外边献丑了。”舅舅直接就拒绝了他。

这一来,刘东晨又不服气地“犟”起来。他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看视频练习,一有空就拿出空竹研究,甚至外出演出时都不忘带着空竹,一番努力过后,师哥的“金鸡上架”“童子拜月”“二郎担山”等空竹招式他居然自己都琢磨出来了。

禁不住刘东晨又一番软磨硬泡,嘴硬心软的刘再利便四处托人,找到了沧州地区顶级的空竹高手高洪兴。刘东晨第一次去拜访高洪兴,就被师傅的技艺所折服。

在师傅的指导下,刘东晨的技艺有了很大提高。2018年7月,国际空竹节开幕,100多个国内外代表队齐聚常熟大展身手。经过重重选拔,刘东晨凭借扎实的功底,一举夺得个人展示项目最高荣誉金竹奖。

这个籍籍无名的少年一战成名,各大演出团体的邀约接踵而至。

潜心练习,寻求突破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刘东晨开始有了上中央电视台的机会。

他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综艺盛典》里表演自己的空竹节目,迎来观众好评如潮。

他还受邀参加地方卫视的《超级大明星》《我是大赢家》等综艺节目。

刘东晨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功,他随团去韩国、萨尔瓦多、古巴等地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炫酷的立体魔方和环舞等艺术形式。

有人劝他:“一招鲜,吃遍天。你这个空竹就够你吃一辈子了。”

他却不这么认为,后来经过潜心练习,刘东晨又陆续“解锁”了炫酷的立体魔方和惊险唯美的环舞。

这几天,刘东晨结束演出回到了黄骅,但每天他都会在自己租的训练场内进行训练。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也有人会带孩子慕名来找刘东晨学习,刘东晨也会很愉快地精心教授。

刘东晨说,他也希望自己能将掌握的杂技技艺,教给更多的孩子们,也算是为传承杂技文化尽一份力吧。

2021-01-08 他13岁开始练杂技,吃尽了苦头。练基础动作,疼得昏过去;练器械,被砸得浑身青紫……但他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韧劲,终于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286.html 1 刘东晨的杂技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