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4日
第05版:05

南大港产业园区二分区西大队村民田金慧,2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忙时甚至带着丈夫下地干活——

丈夫瘫痪,她用弱小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本报记者 钱冀敏 本报通讯员 刘沅沅 周如凤 摄影报道

田金慧为大夫按摩 田金慧为丈夫按摩

田金慧给丈夫喂饭

20多年来,田金慧用弱小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

2020年12月24日早上,天刚蒙蒙亮,田金慧就起床了。她先做熟饭,再给丈夫刘长云洗脸、刷牙,然后喂饭、喂药……

伺候丈夫吃完饭,田金慧一边收拾家务,一边跟丈夫唠家常,说些村里的趣事。

开心时,夫妻俩相视一笑,不高兴时,田金慧会气恼地拍一拍刘长云,但拍完后,她又心疼丈夫,自责自己是不是手重了。

刘长云瘫痪在床20多年,田金慧照顾了他20多年。

磨豆腐开启新生活

田金慧今年54岁,是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二分区西大队村民。

田金慧当初准备嫁给刘长云时,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的娘不在了,爹又有病,他是个穷小子,你嫁给他,以后会有什么好日子?”

但田金慧自己有主见,她看重刘长云忠厚老实,勤劳肯干。田金慧坚信,他们一起努力,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家。

1989年,田金慧怀揣着对美好婚姻的憧憬,嫁给了刘长云。

刘长云不善言辞,但肯吃苦。他家里不富裕,为了给田金慧更好的生活,刘长云干起了磨豆腐的营生。

刘长云每天起早贪黑,不知疲惫地干活,他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改善家里的生活。

每天凌晨三点,刘长云便起床,洗豆、磨豆、滤浆……豆腐做好后,他便推着一辆破旧生锈的小推车,上街吆喝着去卖豆腐。

“那时,他似乎有永远做不完的活儿,一有时间,还会到建筑工地干苦力,我从没听他抱怨过。”田金慧说。

后来,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

田金慧的公公身体虚弱,常年患病。为了不让丈夫担心,田金慧总是用心为公公做出营养又暖胃的饭菜。

刘长云在外努力打拼,田金慧在家里照顾生病的公公和年幼的女儿。田金慧说:“那时日子虽然艰辛,但心里并不觉得苦。”

不幸袭来,丈夫重病瘫痪

1994年,田金慧的公公突患脑栓塞。两年后,老人离开人世。

生活的波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97年春节,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平日忙着磨豆腐的刘长云也忙里偷闲,四处走亲拜年。

那是大年初二的下午,刘长云拜年回到家,感觉脚底板发麻。

他对妻子说,脚底就像有许多蚂蚁咬一样。田金慧一听,有种不祥的预感。春节期间,附近的诊所都没有开门。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田金慧赶紧扶着刘长云去看医生。

此时,刘长云的麻木感已经到了膝盖。经过几天治疗,刘长云的麻木感并没有减轻,不久腿便瘸了,而且麻木感很快遍布全身。

田金慧拉着刘长云的手痛哭:“你要是有个好歹,让我和孩子可怎么办?”刘长云拍着妻子安慰说:“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话虽这样说,但刘长云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容乐观。

后来,田金慧带着丈夫辗转黄骅市、天津市求医。为了节省下钱给丈夫治病,田金慧一日三餐常常是用白开水就干粮。那段时间,心神疲惫的田金慧看上去苍老了很多。

刘长云最终被确诊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四处求医并没能治好他的病,两年后,刘长云彻底不能走路了,瘫痪在床。

带着瘫痪丈夫,

下地干活

后来,刘长云胃出血休克,他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才死里逃生。

刘长云住院、吃药的花费掏空了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给丈夫治病,田金慧把家里值点钱的东西都卖了,一头骡子、卖豆腐的三轮车等,不仅如此,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家里年幼的女儿吃饭、上学、穿衣都需要钱。生活还要继续,所有的重担都压在田金慧一个人身上。她用弱小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

田金慧既要照顾瘫痪的丈夫,又要种地。扔下丈夫不管不行,地不种也不行,田金慧咬咬牙,带着丈夫下地干活。

那时,天一亮,她就带着一天吃的食物,把丈夫背到平板车上,带着丈夫到地里干活。她用干活的间隙,照顾瘫痪丈夫的吃喝拉撒。

耕地、除草、施肥、收割……田金慧整天从早忙到晚,热心的邻居看到田金慧这么辛苦,也会过来帮忙。

忙完秋收,田金慧还要赶在天寒之前打草为牲口储备过冬的“粮食”。打回的草要赶紧晒,不能受潮发霉。有时天气不好,田金慧一天要反复晒、收好几次。

累到崩溃,田金慧也会忍不住在院子里号啕大哭。痛哭之后,她擦干眼泪,重新振作起来,支撑起这个家。

瘫痪了20多年,刘长云从没长过褥疮。刘长云容易干燥上火,田金慧便时常给他喂水润嗓。水喝多了,排尿次数也多,田金慧晚上要起来好几次帮刘长云换尿布。“他不习惯穿纸尿裤,只能用尿布,我也不忍心渴着他。时常是给他换尿布以后,我就睡不着了。”这样的日子,田金慧一过就是20多年。

“有好几次,他心疼我,不想让我跟着受累,劝我改嫁。我跟他说,‘我既然嫁给了你,就希望能同甘共苦,你别再胡思乱想了’。”田金慧说。

现在,田金慧每天都会把炕弄得暖和些,让整天躺在炕上的丈夫在冬天能舒服点。

每次出门,刘长云都会不住地嘱咐她:“外面冷,穿暖和点,别冻着!”

田金慧说:“每次听他这么说,心里就觉得再累也值。我的累我的苦有他懂,这就够了。”

一路艰辛,一路感动

如今,20多年过去了,田金慧的女儿已经成家,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了,田金慧一直没有忘记最艰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

田金慧和刘长云的故事感动着身边的人,很多人向他们伸出援手。

2008年,刘长云又患上了心脏病。

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价格不菲,田金慧无力负担。主治医生李大夫被他们的故事感动,自费资助他们。李大夫时常开车把药送到田金慧家里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田金慧说起这些,满眼热泪,她说,这些帮助只能记在心上,却无以为报。

2012年危房改造,田金慧拿不出盖新房的钱,娘家亲戚刘学军听闻,连夜过来送钱。田金慧说什么也不愿拿亲戚的钱,刘学军拉着田金慧的手说:“咱们是一家人,你不用过意不去。”

董玉可与刘长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刘长云患病后,每到春节,董玉可都要送钱送物。田金慧婉拒,大年三十晚上把门锁上,董玉可就把钱从门缝里塞进来。说起这些,田金慧满是感激。

“长云和金慧这辈子太苦了。”亲朋好友都很心疼他们夫妻俩,逢年过节,纷纷带着米、面、油、鱼等来串门,帮田金慧缓解生活困难。

田金慧感动地说:“我一直觉得长云的病是为这个家累的,我不离不弃照顾他20多年,是我应该做的。亲朋好友们这些年的帮助,让我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2021-01-04 本报记者 钱冀敏 本报通讯员 刘沅沅 周如凤 摄影报道 南大港产业园区二分区西大队村民田金慧,20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忙时甚至带着丈夫下地干活——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10031.html 1 丈夫瘫痪,她用弱小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