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
第04版:04

董文是黄骅市故县中心校的一名语文教师,也是北汽社区的公益老师,教居民绘画、葫芦烙画、剪纸——

董文和她的公益课堂

本报通讯员 高箐 李冠达 本报记者 马晓彤 摄影报道

董文(中)教大家剪纸

大小不一的烙画葫芦、图案各异的剪纸以及绘画作品,被整齐地摆放在黄骅市骅西街道北汽社区的绘画工作室里。这些作品是由北汽社区绘画工作室的公益老师董文和她的“学生”创作的。

公益课堂的“学生”

都是社区居民

“来,咱们先画一个圆圈,作为稻草人的脑袋,然后再给它画上一双漂亮的眼睛……”日前,在北汽社区的绘画工作室里,董文正耐心地教孩子们画稻草人。在她生动有趣的讲解下,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纷纷拿起水彩笔,开始画稻草人。

每个周末的上午,烙画、剪纸、绘画等传统文化课程在这间绘画工作室里一一进行,而主讲人都是董文。这里的“学生”是北汽社区的居民,既有10多岁的孩子,也有三四十岁的成年人。

“每个周末上午来社区义务给大家上课,我觉得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了。”董文笑着说。董文是黄骅市常郭镇故县中心校的一名语文教师,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她还会剪纸,在学校里担任少年宫剪纸艺术课程的老师。

2019年,董文偶然发现北汽社区有一间闲置的工作室,于是便和社区工作人员商量,想利用这个工作室办一公益课堂,教居民葫芦烙画、剪纸及绘画。

2019年7月,董文的公益课堂在社区的绘画工作室内正式开课了。刚开始,她的“学生”很少。后来,越来越多的居民来到董文的公益课堂学习。如今,每个周末的上午,董文的公益课堂内都座无虚席。

“绘画班主要面对的是社区里的孩子们。孩子们没有绘画基础,需要先让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董文笑着说,每次她都会提前做好教学计划,从基础的绘画知识讲起,让人们一点点地掌握绘画技巧。

胡舒维是公益课堂的一名学生。自公益课堂成立后,她就一直跟着董文学习绘画。“我一直都很喜欢画画,平时就是自己在家里画。自从来到公益课堂,我学会了不少绘画技巧,现在画得越来越好了。”胡舒维笑着举起自己的绘画作品。

绘画、剪纸、葫芦烙画,

董文样样教

除了教孩子们绘画,董文还教居民剪纸和葫芦烙画。“咱们把纸对折,沿着这条边慢慢地剪下去……”在董文指导下,很快,剪纸课堂的“学生”便剪出了一幅幅作品。

董文因为感兴趣,跟着网上的视频教程一点点学会了葫芦烙画。“现在,我将自己学会的葫芦烙画技艺教给大家,让大家了解烙画这一传统技艺,我也很开心。”董文说。

在社区绘画工作室里,摆放在工作桌上的烙画葫芦,图案惟妙惟肖。“其实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葫芦都是一些有瑕疵的葫芦。”董文随手拿起了一个葫芦,“你看这里其实是葫芦裂开了一道裂缝,为了更好地修饰这道裂缝,我就顺着这道裂缝画了一圈蜘蛛网,是不是乍一看发现不了?”

如今,看着公益课堂中的“学生”队伍不断壮大,董文非常开心。董文说:“我希望能够利用这个公益课堂,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技艺。”

2020-12-28 本报通讯员 高箐 李冠达 本报记者 马晓彤 摄影报道 董文是黄骅市故县中心校的一名语文教师,也是北汽社区的公益老师,教居民绘画、葫芦烙画、剪纸——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8040.html 1 董文和她的公益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