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第10版:10

“剩菜剩饭”藏真情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这是一顿催人泪下的“剩饭”,也是藏着一份深情的“剩饭”。

一位收废品的老人,每天中午来到青县乡情羊蝎锅饭店,索要顾客剩下的饭菜吃。

老人年近七旬,风霜满面,每天走街串巷收废品。他的家中还有94岁的老娘,他靠卖废品的收入,支撑着两人的生活。

风烛残年的奔波,没有经济收入的拮据,让老人舍不得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他自己买两个馒头,跟饭店要点剩菜,就是一顿午饭——如果没有遇到好心的店主,他只能吃馒头喝点凉水了。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那位叫冮淑杰的善良店主。

当老人提出“要点剩菜”的时候,她的心揪了起来。

就是这不忍之心,让冮淑杰作出了一个决定,给老人做顿热乎饭。

老人虽然穷,但善解人意,他怕自己的脏影响客人的胃口,不肯进屋吃饭。他也不愿接受施舍,无偿捐给他的钱,他一分也不要。他也怕给店主添麻烦,所以一再嘱咐冮淑杰,千万别给他做新饭菜。

“放心吧,都是客人剩下的。”为了让老人安心,冮淑杰每次都这样说。

老人以为是剩饭,所以吃得心安理得;店主诚心敬意奉送,所以送得心甘情愿。

这谎言,藏着一份爱;这“剩饭”,藏着一份真情。

两个来月,这样的谎言和真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成为寒冬里的一道风景。

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蝎子,对老人来说,是奢侈的一顿大餐。他从这餐饭里,一定感受到了店主的热心和善良,所以才会屡屡光顾。

老人的懂事、勤劳、善良,让人感动。冮淑杰的热心、善良、助人为乐,也让人感动。

“他现在就跟我的家人一样,我就怕他哪天不来吃了。只要他没按时来,我这心就一直揪着,担心他或他的母亲有什么意外。”冮淑杰对老人的关爱,已经从送餐转化成了惦念。

世界有一种善良,就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而爱别人的孩子,因为孝敬自己的老人而尊敬别人的老人。这是推己及人的同理心和博爱心,同时也是志愿服务的基础。冮淑杰的善良里不仅有这种同理心和博爱心,更包含了尊重和理解。当她惠顾于老人的时候,更体谅老人的难处和处境,遂以“谎言”安慰老人。

让得到照顾的人不尴尬,不低微,这是助人的最高境界吧。

寒天冷地,多少讨生活的人奔走在街巷,一杯热水的问候,一个举手之劳的帮助,一顿免费的简餐……付出者无须惊天动地,受惠者已然暖意洋洋。

这样的“剩菜剩饭”不妨多些,再多些。

两个月来,每天都有一位收废品的老人去青县一家饭店要一盆“剩菜剩饭”吃。可他至今不知道,这些“剩菜剩饭”都是饭店负责人冮淑杰特意为他新做的。

(据12月23日《沧州晚报》3版)

2020-12-25 本报评论员 彭 玲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936.html 1 “剩菜剩饭”藏真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