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第10版:10

培养动手能力要从娃娃抓起

本报评论员 马景华

大事小事全都代劳,喂饭穿衣百般关爱……这些做法,看起来似乎让孩子过得更舒服了,但事实上,这些家长的“爱”,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近日,肃宁县第五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比赛。通过巧妙的赛事安排,不仅向孩子们普及了劳动技能,也赛出了孩子们的劳动积极性。

(据12月22日《沧州晚报》3版)

肃宁县第五实验小学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这样补足短板的事情,多多益善。看到孩子们积极投入到生活技能大赛中,特别想夸他们一句:“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夸赞之余,还有几点感想。

(一)

动手能力培养的是一种综合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除了普及劳动技能,让孩子们自理自立之外,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让孩子的基础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无论是系鞋带、扎辫子,还是缝扣子、叠衣服,锻炼的都是手指的精细操作能力,它是和孩子们的脑部发育息息相关的。

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孩子了解世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所以,动手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看得见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能力的养成。

(二)

动手能力应成为教育的重头戏。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好的生活习惯,好的理想信念,养成的最好时段就是孩童时代(虽然很多时候并无主动意识)。

而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们动手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这个年龄段补足这个短板,是意义重大的,是关系到他们的未来的。

其实,诸如系鞋带等技能,学龄前的孩子就应该熟练掌握,由此可见,我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好在,肃宁县第五实验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三)

动手能力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写的是德国的制造业为什么这么厉害。其中的观点之一,就是德国的技能教育非常发达,制造行业中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高素质人才是要从小培养的。这些高素质人才,不但待遇高,而且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我们国家要想成为制造业大国,就必须普及基础技能教育,从娃娃抓起,为将来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储备力量。

多参加劳动,多培养动手能力,绝不只是孩子们的事。我们这些成年人,也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们一起劳动,一起成长。

2020-12-24 本报评论员 马景华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830.html 1 培养动手能力要从娃娃抓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