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了警徽,整理好警服,朱林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但他忘不了那段漂洋过海的日子。
海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海豚时不时跃出海面,朝阳耀眼……朱林林把这一幕永远刻进记忆深处。
他在战舰上,跟随我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用镜头记录了中国军人的风采,也记录下大洋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初登盐城舰
38岁的朱林林曾经是一名军事记者,现在的他已经退出现役,回到了家乡东光县,在县公安局工作,成了一名公安民警。
每一个水兵都有一个大海梦,而朱林林的大海梦在2017年得以实现。
2017年12月3日上午9时,这些数字,朱林林倒背如流。
作为军事记者,他第一次跟随海军第二十八批护航编队从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是中国海军执行国际人道主义任务的海外护航舰艇编队,从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在亚丁湾索马里海盗频发海域护航。
护航行动,主要是为了保护航行该海域的中国船舶人员的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世界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
这次出征的战舰叫盐城舰。在岸上,朱林林就已经心潮澎湃,他望着眼前的战舰,脑海里已经幻想着和它劈波斩浪的情景。
“不是所有的军人都有机会成为亚丁湾护航的一员。”朱林林骄傲地说。
初上战舰,朱林林的铺位挨着舰舷,每天他都头枕“波涛”入眠。
从起航到经西太平洋、巴士海峡到南海,从过马六甲海峡穿印度洋再到护航亚丁湾……
整整249天的护航时间,他每天都在波涛的摇晃中度过。
热浪扑面的机舱
刚开始上舰的朱林林,也怕自己晕船,没想到极度兴奋下,惊涛骇浪没有让他感到任何不适。
慢慢地,熟悉了战舰环境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战舰上的一切。
扛着相机第一次下机舱,扑面而来的热浪让他难以忍受。
机舱里的温度高,高到让人觉得窒息。
除了温度,机舱里震耳欲聋的噪声,更让人感到万分煎熬。
两个人要想在机舱里交流,必须要摘掉耳朵里面的棉花塞,面贴面,嘴贴耳,尽量把嗓门提高。
即使这样,话还要重复说两三遍,对方才能听清。
在这样的环境中,机电部门的战士仍在近距离地“守护”着机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机器的良好运转是执行任务的前提。
如果不亲历,朱林林难以想象,战士们的工作环境是这样艰苦。
登上直升机捕捉镜头
有任务的时候,战舰就会执行护航,没有任务的时候,战舰上的士兵就要展开贴近实战化的军事训练。
从出发,到目的地海域,盐城舰匀速行驶在大洋上。不管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战士们都必须能够从容应对,所以战舰上的战士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隔一段时间,他们就要在战舰上开展一次军事训练。
“以前都是在陆地上采访、摄影,在左摇右晃的战舰上还是头一回。”朱林林说。
战士们的每一次军事训练,都格外认真,威严的神态,应对模拟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和速度,让朱林林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中国军人。
为了收集素材,朱林林随几名战士,登上了一架直升机。直升机在海上起飞,他的心也紧张得怦怦直跳。
直升机不断升高,一种恐惧感慢慢地占据他的内心。
他一直给自己打气,当到达一定高度后,他试着探出身子向下张望,没想到这一望,一下子震撼了他。
浩瀚无边的大海上,威武的战舰、飘扬的红旗、斗志昂扬的战士……他的内心一下子沸腾起来。
他拿起相机,快速地捕捉着镜头,完全忘记了先前的恐惧。
大洋上的春节
一次随行护航,朱林林和护航战士在大洋上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春节前,护航编队刚刚完成了一次护航任务到达目的地后,返航的途中,正巧赶上春节。
当时船上的补给并不多了,但是厨师还是精心为大家准备了年夜饭。
在自己的船舱内整理好拍摄的照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后,朱林林来到厨房帮厨,择菜、洗菜,准备年夜饭。
在战舰里做饭,和在陆地上不一样,随着战舰的摇晃,人们的身体也在不断摇晃。
炊事班里的厨师,一摇三晃,炒着香喷喷的大锅菜。
就在这晃动里,大家包出了各种形态的饺子、包子,做出了各式各样的油泼面。
享受完家乡的味道后,大家又搞起了联欢。
战士们各自抒发着内心的感慨,在大洋上任思绪飞翔。
他们用欢笑和成长迎接着新年的朝阳。
铁汉柔情
真正护航的日子,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紧张刺激,也不像电视剧中演得那样温馨浪漫。
战士们除了每天与高温、高湿、怒浪狂涛打交道,就是简单重复的航行。
大多数的日子是枯燥的,从A点到B点,再从B点到A点。
白天,战士们毫不松懈,各部门组织高强度实战训练。
傍晚,战士们站在甲板上看着茫茫大海上战舰犁出的道道航迹和远方偶尔出现的不知名的海鸟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在护航的日子里,有一个舱室的战友,每天都写日记。护航结束后,他写了厚厚的三大本。
朱林林这位战友的手机里面存着妻子、孩子的照片,每天晚上他都要掏出手机来看一看,回忆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他偷偷地告诉朱林林,这次任务结束后,他要休假带家人出去旅行,把大洋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那一刻,朱林林明白,每一个护航战士,都深藏着一份深情。
异域风情
除了完成护航任务,护航编队还要完成异国访问任务。
从盐城舰执行尼日利亚国际海事会议暨地区海上演习任务,到随舰艇编队出访加纳、喀麦隆、加蓬、南非非洲四国,历时35天的访非旅程中,朱林林油然而生一种“生为中国人”的骄傲。
“所到之处,我们受到了当地领导人的重视,生活在当地的海外华人华侨也自豪感备增。”朱林林难掩激动之情。
走大洋、过异域,看天边云卷云舒,听大海潮起潮落,观自然奇花异景。
军舰每每开进公海的时候,海平面上会跃出许多海豚,一只接着一只,此起彼伏。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望着这些海豚出神,一看就是一个小时。
“非洲之角”吉布提、“森林之国”加蓬、“彩虹之国”南非、“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世界风情,尽收眼底。
“可越是走出去,越觉得最远的祖国就在最近的心上。”朱林林说。
这段日子,永远珍藏在朱林林的记忆里。护航人的刚毅、中国军人的一丝不苟、外国友人感激的表情和竖起的大拇指,让他觉得作为一名中国军人是最自豪的事!
(本版图片由朱林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