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
第02版:02

“结对子”带来了什么

——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严细深实快”作风推进司法为民系列报道②

走访企业

本报记者 李圣哲 何学林 摄影报道

我市法院系统推行法官联系人机制,通过组织法官定点联系辖区党政机关、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通过点对点对接、面对面沟通,将事后的诉讼纠纷延伸到事前的预警防范,有效预防矛盾的出现。

法官联系工作

“不断档”

为深入落实法官联系人机制,给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为精准、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全市法院系统努力将这项工作抓深抓实。即便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法官联系工作也未曾“断档”。

2月19日,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郑灿志、法官程晓明,在开庭之余,通过电话与定点联系单位——沧州隆泰迪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

公司经理杨佳告诉法官,企业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时生产,存在部分客户催交货物的情况,他们正在按要求准备复工。

法官们详细掌握这些情况后,向杨佳讲解了法律规定及疫情期间的相关政策,说明因疫情影响不能履约的,根据合同实际情况,可免责、减责、变更合同。在法官们的帮助下,杨佳和客户积极沟通,最终将纠纷化解于诉前,安心地投入到复工复产工作中。

定点联系 定期走访

按照要求,法官定期与相关单位联络,每月至少联络一次定点单位,每季度至少到联系单位走访一次。走访以讲座、调研、征求意见、提出司法建议、排查纠纷隐患、收集法律问题为主。

在走访中,法官实地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程序,询问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对产品营销提出司法建议,同时也通过司法视角帮助企业完善工作管理制度,防范相关风险。

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王铁川、王济长到沧东经济开发区走访时,专门对河北万盛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走访过程中,法官们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问题进行研讨,认真听取联系单位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法官们了解到,企业正面临一件客户通过离婚逃避债务的纠纷案件,当即给出法律指导和建议。此外,他们还指导企业规避防范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企业负责人表示,法官们来到企业,给他们提供了实打实的法律帮助,帮他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危机防范意识。希望法官们能常来走访。

实现了良性互动

献县人民法院包联献县永浩渔具厂的法官,在与该企业联系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在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签订合同、用工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法官及时提出建议,使企业避免了不必要的诉讼纠纷及经济损失。

任丘市人民法院包联河北兴州电缆有限公司的法官,在走访中发现,该公司为其他公司提供了担保。法官建议该公司负责人,为其他公司担保时,一定要对借款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和经营情况进行认真审查和风险评估。

……

全市法院系统自去年推行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以来,由法官分片负责,定点联系各相关单位,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案例解析、风险防范、司法建议等司法服务,让广大法官主动融入社会治理、行业治理、乡村治理,做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失位、不缺位。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法官联系人工作机制深化拓展了司法服务,为优化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1月至11月,全市法官共联系走访各单位12317次,提供法律咨询11553次,进行法治宣传5055次,提出司法建议191条,诉前化解各类纠纷793件。

2020-12-17 ——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严细深实快”作风推进司法为民系列报道②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7186.html 1 “结对子”带来了什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