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乡下的婆婆养了两只小动物,一只狗、一只猫。狗是本地土狗,黄色的皮毛,背部略带黑色,额头有一簇近似菱形的黑毛,就像神话传说里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猫是中华田园猫,从花纹来看就是一只狸花猫。总之,它们是农村最普通最常见的动物。因为它们经常亲密地黏在一起,我们便叫它们“狗哥哥”“猫弟弟”。
狗哥哥有很强的辨识能力,能清楚地分辨出家人、亲戚、邻居和陌生人,然后用不同的犬吠声告诉主人来的是什么人。我们每次回老家都会把车停在房后的空地上,只要一开车门就能听到狗哥哥撒娇卖萌的叫声,坐在屋子里的婆婆便知道是我们到了,不管她忙着什么活计,都会笑呵呵地迎出门来。猫弟弟看到主人出门,也会伸着懒腰,跟着婆婆跑出来。等我们都走进屋里,它们俩便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嬉戏。
玩累了,狗哥哥就趴在地上假寐,而猫弟弟便会把头靠在它身上休息,有时还会钻到狗哥哥的怀里,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可是没歇一会儿,猫弟弟又开始撒娇了,它不是用前爪抱着狗哥哥的脖子,用嘴啃它的耳朵,就是用爪子不断地挠狗哥哥的头。无论猫弟弟怎么无理取闹地折腾,狗哥哥从来都不会恼。有一次,我亲见它就这样被猫弟弟撕扯了十几分钟。它不但不烦,还不时地用前腿轻轻扑打猫弟弟,不急不躁地陪猫弟弟玩儿,俨然一副长兄的模样。
一次,我拿了一些饭菜给狗哥哥放在食盆里。谁知它才津津有味地吃了几口,猫弟弟就来了,也去吃它的饭菜。它一见,也不吃了,坐到一边,歪着头看着猫弟弟吃,等它吃够了,自己才来吃。
都说猫和狗在行为和语言上不相通,容易产生误会,所以较难相处,可是它俩却能融洽相处,形影不离。也许是因为在一起时间久了的缘故吧。它们这对跨越种族的兄弟就这样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两年多。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一天晚上,狗哥哥忽然不见了。开始婆婆也没在意,以为它去哪里玩耍,回来晚了。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还不见它的踪影。婆婆这才着急起来,满大街去找,也没看到狗哥哥的影子。我们也帮着去邻村找,但没有一点线索。
我本来是不大喜欢动物的人,很快就适应了没有狗在院子里嬉戏的日子。可是,有一次,婆婆在电话中提到猫弟弟,说它变了一个样子。本来活泼好动的它,如今竟跟丢了魂似的,整天伏在檐下的毡垫上瞪着眼发呆,多好吃的食物,也懒得吃了。
入冬以来,一天冷过一天。我们回家的时候,一进屋,就看到猫弟弟趴在炕沿儿。以前狗哥哥在的时候,婆婆是不允许它们进屋的。我问婆婆,婆婆说,这两天看它更没精神了,天又冷,就让它进屋了。我这才仔细看了看猫弟弟,它比以前瘦了很多,头伏在前爪上,眼神呆滞,一副愁苦的神情,那是只有失去了亲人才会有的神情。我不禁怜惜地唤它,它睁开眼回应着“喵”了一声,可这一声更让人心酸,全没了以往的生气。我想它一定是在想念失踪的狗哥哥。
前几天,婆婆打来电话说猫弟弟也失踪了,找了几天也没找到。我安慰她说,猫弟弟一定是自己去寻找狗哥哥了,也许不久就能看到它们俩一起回来。
但愿猫弟弟能够快点找到疼爱它的狗哥哥,下次回家,能再次看到它们在阳光下嬉戏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