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华
崔晓林同志的又一部新作《读思感怀》即将出版。老领导嘱咐我写几句感受,我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盛情难却,只好应允下来。通读、细品、静思,深深感到心灵的震撼和通透。
《读思感怀》全书分为“坚定信仰跟党走”“倾情关心下一代”“法治观念润心灵”“读写之中寻雅趣”“注重修养塑人格”5个部分,共收入72篇文章。
紧跟时代步伐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收入“坚定信仰跟党走”部分的14篇文章,是作者带着永不褪色的忠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答好“时代之问”撰写的。品读《谈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会》《喜看从严治党新气象》《在新时代书写不忘初心的新篇章》《最好的纪念是搞好全面深化改革》等篇目,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层次清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情,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独特的感觉触角、敏锐的洞察深思。
在《先进与追求是共产党员的特有标志》中,作者写道:“共产党员处处带头做模范,不是用作秀来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为一己私利争强好胜,而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自觉行动;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冲动,而是甘愿奉献的自我担当。”我深知,这是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在作者的心灵深处,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靠党旗前的宣誓和纪律规矩约束,还要靠不断学习、实践、体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经常照镜子,正确认识自我,经常正衣冠,不断完善自我。用心读来,让人备受启迪和教益。
紧贴现实生活的党性修养和责任担当。收入“倾情关心下一代”“法治观念润心灵”两部分的25篇文章,是晓林同志担任市关工委副主任以来,写下的关注青少年成长之作,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关爱后代的高尚情怀。
谈到退休后的体会,他说:“退休了,政治生命不能丢。退了休,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和规矩,不能忘记自己入党时是怎样向党旗宣誓的。即使没有承担任何具体工作,也不能混同于普通老百姓,要尽力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从中我了解到,作者是一位质朴笃实、文如其人、行如其言,赢得了广泛尊敬和由衷赞誉的长者。
作者关注时代之问,倾听时代之声,以满怀炽热的情感、精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党史国史蕴含着无限的正能量》《读“我学雷锋五十年”的启示》《把英雄矗立在心中》《“五老”展风采 夕阳放光辉》《治国理政方略的新跨越》《实现人生价值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把法治送进青少年的心中》等渗透着点点心血、滴滴汗水、颇有见地的文章。边读边品,让人真切感受了时代脉搏的跳动。
历经人生淬炼的道德自觉和理论深邃。“读写之中寻雅趣”“注重修养塑人格”这两部分的33篇文章,读来让人深深感到作者在长期的领导岗位上,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练就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真功夫。在作者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里,行为,体现着爱心和善良的炽热;思想,闪烁着智慧与学识的灵光。
在《涵育心灵的文化基因》中谈起家风建设,作者说:“家风建设的重要在于家庭的地位和作用重要。对于国家来说,家是国的基石;对于社会来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个人成长来说,家庭是人生的起点。”
在《漫谈人格修养》中,作者谈到:“人格修养是一个梯次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人品塑造、道德修养、精神升华三个层次。”讲到人格修养的内容,那“心格修养在于静,品格修养在于敬,器格修养在于量,性格修养在于韧,情格修养在于雅”的娓娓道来,让人看到作者是一位勤学善思、学识丰富的智者,讲学德,做到学与思的统一;讲品德,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讲文德,做到述与作的统一。
真正的修行,是内心世界的流露。心灵深处散发出来的美,远比外在的华丽经久。细品《读思感怀》,深感这是一部思想性、可读性、说服力、感染力很强,可资借鉴的学习读物。作者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修养,用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感知,把思想大餐做成可口家常饭菜,不但可以滤去心灵的浮躁,而且读来可以参悟做人的道理,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