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4日
第10版:10

不要过度消费“小网红”

许朝军

如今,萌娃类账号成为各视频平台上的大类,儿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过成年人已经不是秘密。

在流量意味着收益的背景下,各类“小网红”的吸粉能力不容小觑,有些“小网红”的粉丝数量达到百万甚至千万级别,而且收入可观。

每个“小网红”的背后,都有至少一位成年人对“小主播”的账号进行管理。要警惕的是,其中一些另类“小网红”已经不再局限于发发日常视频,而是变成主动追求流量和收益的“小主播”,更有甚者已经被家长和亲友包装成纯商业性的吸金“主播”。这是过度消费“小网红”,实属不该而且隐患无穷。

过度消费“小网红”,最大的特征就是“小主播”“小网红”的亲友已经不再是单纯欣赏、分享孩子的童真之趣和成长之乐,而是利用直播视频平台等进行包装操作和生产,形成一条龙式的“小网红”生产线,通过经营“小网红”,进而赚取流量收入。

“小网红”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如果早早成为成年人的赚钱工具,那就必然会出现“小人说大人话”“小戏骨”“故作深沉”“小孩子讲成人化段子”等现象。

过度早熟和长期沉湎于“镜头表演”,既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又会助长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等偏见性观念,不利于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

对于过度消费“小网红”现象,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治理。

首先,网络直播平台要从严把关,严格控制“小主播”的直播行为。其次,家长必须端正态度,切实负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监护责任,不能把孩子当成赚钱工具。

2020-12-04 许朝军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6009.html 1 不要过度消费“小网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