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2日
第17版:17

张文慧(本报小记者、运河区解放路小学5年级4班):

到底是“戮”还是“勠”?

张文慧在查词典

本报讯 (记者 扈广川)“我在参观展览时,发现宣传标语中写的是‘戮力同心’,回来查词典发现新近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用的是‘勠力同心’。”昨天,本报小记者、运河区解放路小学5年级4班学生张文慧告诉记者。

11月27日,运河区解放路小学晚报小记者到沧州市博物馆参观“沧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书画篆刻摄影展”。张文慧与小伙伴们被那一幅幅主题鲜明、立意深刻的精美作品吸引了。

参观快结束时,张文慧无意间发现宣传标语中写的“戮力同心”中“戮”与平时看到的不太一样,但是又拿不准(如图①②)。

“‘戮’不应该是‘杀’的意思吗?老师给我们讲南京大屠杀时,我对‘杀戮’这个词印象特别深。”张文慧心中闪过一连串的问号,到底是“戮力同心”还是“勠力同心”呢?

参观结束后,张文慧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结果让她更加迷茫了:在1996年7月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她查到了“戮力同心”这个词条;而在2016年9月第7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戮”字只有一种解释,指杀戮、屠戮,她却查到了“勠力同心”这个词条,指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带着疑问,张文慧向学校杨老师寻求帮助。杨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立刻查资料进行核实。原来,“勠”曾经是“戮”的异体字,而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正式恢复“勠”字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戮”的异体字。

“原来是这样啊!”张文慧不禁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小记者”专刊刊发《我是小小“啄木鸟” 身边错字跑不了》的启事后,一些晚报小记者立即行动起来,“捉拿”身边错字。希望大家继续擦亮眼睛,将街头广告牌匾、宣传栏等处的错字、白字、残缺字“消灭”干净。稿件及图片请传至电子邮箱:czwbhgc@sina.com。)

2020-12-02 张文慧(本报小记者、运河区解放路小学5年级4班):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889.html 1 到底是“戮”还是“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