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1日
第18版:18

河间皮影戏:

两手对舞百万兵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摄影报道

河间市皮影剧团演员正在表演

卢保宗展示收藏的影人

灯光亮起,乐声铿锵。演员站在帷幕后,十指翻飞,随着剧情的推进,托出戏中主人公的满腔豪情……真可谓“一口述说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这,就是河间皮影戏。

在河间市皮影剧团的小剧场,正在排练的几位演员,熟练地操纵着影人——“鲍叔牙”和“管仲”,表演着新编皮影戏《千古丰碑》中的一折。两位历史人物在马上枪来箭往、激战正酣……

唱腔粗犷 独具特色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皮影戏选用上等驴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20多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其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的手法与风格。

“在河间流传的众多艺术形式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河间皮影戏已历经数百年的传承。由于过去老艺人们学习主要靠口授心记,并无文字和剧本,因此,至今在河间民间只保留有少量演出剧本,显得弥足珍贵。”河间市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哈雅爱说。

据《河间文史资料》一书记载,按照地理位置,河间皮影戏大致可分为东、西两个支系。皮影传入西支西九吉乡卢村一带,据说是明永乐定都北京以后,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历经六代班主。据记载,东支传入王庄子村也已百余年。

从影人的高度到乐器的配备,从演出唱腔到表演技巧,两支皮影班社大体相同,只是在演出的传统剧目上有所不同。

西支的传统剧目有《绣花灯》《丝鸾带》《四大名山》《白蛇传》等;东支的剧目有《拿蛛蛛》《混元盒》《五鼠闹东京》等。

河间皮影戏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是板胡、二胡、笙、笛等,武场是板鼓、阴阳板、锣、镲等。皮影戏的唱腔被称为“老虎调”,唱腔风格粗犷、奔放、朴实,与当地方言结合紧密,有“大悲调”“小悲调”“平安调”等。

演出时,艺人在幕后操纵影人的一举一动。真人指挥影人行,再配上河间地方独有的唱腔,鼓乐伴唱、动、画谐调一致,诙谐幽默。

据考证,以河间为代表的冀中皮影戏在造型、剧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面,与冀东、冀南有着明显的差异。

口传身授 延续至今

“拿起钢针盘绒线,无可奈何绣花灯。一绣星辰共日月,二绣王母赴蟠桃……”在河间市西九吉乡卢村,耄耋之年的皮影戏老艺人卢占峰,唱起了皮影戏经典传统剧目《绣花灯》片段。那沧桑深沉的悠悠古韵,把人们带入了旧时岁月……

卢村是河间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戏曲根基。这里出现过多代皮影戏艺人。在当地闻名的有西支第四代班主吴老喜、第五代班主卢兴廷等人。到卢占峰和卢保宗,已是第六代了。

卢占峰打小就爱看皮影戏,每遇到村里有说戏的便拔不开腿。8岁那年,他开始在卢兴廷的口传身授下学唱皮影戏。由于颇具天赋,他深得师父喜爱,没多久便能跟着戏班子到周边的乡村去表演。

70多年来,那些经典的皮影戏剧目、表演和唱腔,深深印刻在卢村老艺人的脑海。目前,他们已经协助河间市文化馆整理了多部老剧本,并开办多期皮影戏培训班。

过去,河间皮影艺人对于皮影人子非常虔诚,演出开箱、结束装箱都有严格规定。开箱取影人时,演员要净手、行礼。装箱时,皮影人头、身子分装。但身子上必须有一对装上脑袋的书童仕女“压箱”。

如今,卢占峰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并学习皮影戏,使它能够世代相传下去。

53岁的卢守山是卢占峰的儿子,对皮影戏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正在践行着父亲的愿望,利用业余时间在河间市皮影剧团工作。

在83岁的皮影艺人卢保宗的家里,记者见到了他珍藏的数箱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皮影人和道具。它们有人有物有景,雕工精巧、造型隽秀逼真、栩栩如生。这些既是早期皮影戏演出时的道具,又是一件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卢保宗对这些老物件如视诊宝、呵护倍加。虽然现在不能唱戏了,但是一有空,他便和老伴将它们翻腾出来抚摸把玩。

卢保宗说:“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约摸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希望它们能一直传承下去!”

挖掘保护 代代相传

“大将出征战旗飘,腰悬秋水雁翎刀。埋伏精兵擒虎豹,撒下天网逮龙蛟……”在河间市皮影剧团,演员们正在排练新编皮影戏《千古丰碑》。

“见贤思齐”这句经典历史典故与河间束城有着深厚的渊源。

为歌颂东周列国时代齐桓公思贤若渴、知人善任,鲍叔牙高风亮节、举贤让相,管仲不负重托、忠贞报国的家国情怀。河间市组织创作了《千古丰碑》这一新剧本。

河间市皮影剧团是一支由民间戏曲爱好者组成的社团。年过7旬的团长曹克君与老伴王崇新都是评剧爱好者。他们于2018年购置设备、服装,在自己家里腾出房间来成立剧团,目前已组成了三四十人的演出队伍。

曹克君说:“团里的演员都是各单位退休的曲艺爱好者,还有几位是梆子剧团退休演员,有好几对都是夫妻。前几年,大家跟随卢占峰老师学习了皮影戏。大家不仅爱好又增加了,还感觉有唱下去、传下去的责任。

今年8月份,剧团的9名演员带着《千古丰碑》这个戏,赶到石家庄,在全省非遗联展上表演。

曹克君说,皮影戏在河间虽然兴盛数百年,但是却面临失传的局面。近年来,河间市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皮影戏的保护工作,于2012年对河间皮影戏进行了挖掘和整理,完成了《绣花灯》等传统剧目的抢救保护工作。

河间市文化馆馆长闫亚州说:“老艺人们有几十年没有正式演出过了,对白生疏,乐队文武场和演员也已经凑不齐。另外,这些艺人年事已高,表演用的皮影人子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面对诸多问题,为了不使这一优秀剧种失传,我们决心将其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为录制《绣花灯》,河间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走访老艺人,边整理剧本边排练,历时9个月完成了对《绣花灯》全剧24场、8个小时的录音、录像和文字整理工作。

在一代代河间人的坚守下,皮影戏正以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方式,延续着……

2020-12-01 本报记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广 摄影报道 河间皮影戏: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5818.html 1 两手对舞百万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