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记者身高不够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航空公司大部分要求空姐身高1.63米-1.65米,不过只要你愿意花钱1.60米也是可以的。只要是我们能收,肯定是让你过,如果不过全额退款”。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行员、空乘员等成了人们印象中的“香饽饽”职业,一些培训机构也因此看到了行业“钱景”:“10万元当空姐,20万元当飞行员”。只要肯花钱,他们就“有内部名额”“可以内部运作”。但事实是这样的吗?有人用惨痛的教训给那些想要走捷径的年轻人敲响了警钟。
交20万元能当飞行员?
合同签了人失联了
位于北京顺义的北京某航空培训机构宣称,“参加培训面试合格,承诺每位学员就业到岗,未到岗同学不收取任何费用,圆梦空姐、空少的机会就在眼前,一定不能错过”。
有学员报名后得到承诺称,交10万元当空姐,20万元当飞行员。心动的周某在网上看到该机构招聘飞行员的信息后便与其联系,“机构让我去面试,并表示跟航空公司有合作,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付钱后会在后期安排学员培训和如何应对面试,被聘用的几率更高。”周某说。
因该培训机构称有关系、能保障就业,如果不能签订劳动合同,所有款项全部退回,周某于2018年10月8日和2019年1月7日分别签订培训就业推荐合同书,双方约定在周某经过面试培训后,该培训机构负责周某在航空飞行员岗位上就业,后周某依机构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分别于2018年10月9日和2019年1月8日向合同约定的宋某个人账户交纳5万元和15万元的培训费。
“当时支付了5万元后考虑到不续签没有法律保障,所以签订了第二份合同书,但均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周某表示,第二份合同是在2019年10月7日到期的,只参加过一次面试,虽然通过了但最后没有签订合同,“这次面试只是通知招聘信息,培训机构什么都没有做,机构负责人说等他消息,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想当安全员?
6.5万元还帮办学历证
无独有偶,想当安全员的张某同样在网上看到了该广告,培训机构表示可以推荐航空安全员的就业岗位,并提出让他办大专学历增加机会。“签署安全员合同的时候要求大专学历,培训机构让我正常填写,说是可以帮忙代办,但是没有给我培训过。”张某说,合同签订后其向培训机构支付了6.5万元,其中合同预付款5万元,剩余1.5万元是培训机构承诺给代办学历的费用。
张某表示,自己与培训机构一直都是网上联系,代办的学历证书也没有见过原件。他与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见过面,并给他推荐过一次在北京的安全员面试,但面试完后就没有消息了。
2019年5月合同到期后张某跟培训机构谈退款,当时培训机构表示要等到月底,之后半个月,培训机构退款1万元就联系不上了。张某称:“自合同终止后,为了退款我从山东来北京三次,都没找到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也没有退款。”
承诺的工作没有安排,交的培训费也久拖未退,周某和张某都将该培训机构起诉至北京顺义法院。
最终,法院经审理分别判令北京某航空培训机构退还周某培训费20万元。退还张某培训费4万元及办证费1.5万元。
身高不够也能运作
这个机构还在忽悠
随后,记者以咨询应聘空姐为由联系到这家培训机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培训,即上岗资格培训,但外部培训行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培训帮助通过面试,面试之后还会有体检、政审,但不保证面试肯定能通过,因为费用低。
另外一种就是定向安置,“定向安置一般不需要培训,直接帮助面试通过,不过费用至少10万元”。该工作人员称,每个资源都有渠道,就是找人找关系、花钱,由于每个航空公司情况不一样,具体操作起来还分为正常情况和非正常情况。
他进一步介绍,正常情况就是指自身所有的条件都符合航司的要求。“如果身上有纹身、身高不达标,我们就得需要处理。因为面试是由航空公司负责,体检是在医院进行,而负责身高、体重、纹身疤痕等体检项目的医院我们已经操作过了。所以说你不用担心。”
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这个行业已经13年了,只做定向安置。“在行业内我们公司有个‘标签’:别人做不了的学员推给我们,我们来做收尾单,在空乘和安全员这个岗位上,基本上我们说第二名没人敢说第一名,每年成功案例要超过1000人。”他还举例称,曾操作成功一位双眼视力4.5的男孩和一位1.85米的男孩成功入职。
针对记者身高不够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航空公司大部分要求空姐身高1.63米-1.65米,不过只要你愿意花钱1.60米也是可以的。只要是我们能收,肯定是让你过,如果不过全额退款。”
“条件达不到,只能走捷径,你不用担心10多万块钱太贵,拿安全员的工资计算,入职一年之后都是1万多,一年半就能赚回来,而且是正式岗位,可以干到退休。”该工作人员打包票说,他们做的是内推岗位,与社招和校招不同,“我会告诉你有没有缺口,很直白地说就是你花钱买了一份工作,你花钱让你通过面试。”
不仅如此,记者搜索发现,该培训机构涉及多起诉讼,其中在2020年2月3日的一起判决中,辽宁的王某在电视上看到该机构的广告后加了中介的微信,在北京与机构的法定代表人见面,签署了协议并交了5万元钱,“机构没有对我进行过培训,只在面试前讲了下仪容仪表,参与了三四次面试都没有通过,承诺退还的5万元押金,却始终未退还”。
“航”业四大套路
这些只为钱
“签合同,保就业,低门槛实现飞行梦”。其实网上很多培训机构都是骗钱的,有的甚至连资质都没有。
顺义法院后沙峪法庭法官棋其格表示,近年来,此类案件确实比较常见。
根据近年来审理的案件,棋其格也揭秘了航空培训领域背后的几大常见套路。
套路一:虚假宣传。培训机构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虚假宣传,招揽培训人员,吸引学员与其签订教育培训合同,交纳培训费用。
套路二:合同不规范。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合同内容存在格式化问题,且对培训以及推荐就业的重要细节予以模糊化处理。更有机构只收取费用,不与学员签订合同。
套路三:缺乏资质。部分培训机构通过不正当途径为部分学员获取各类证书,以此收取高额费用。但部分机构的资质是由不法企业假冒相关航空部门授权,因此在出现卷钱跑路、学员人身和财产安全被侵害等问题时,学员们难以维权。
套路四:名不符实。该类机构并非真正提供教育培训,而是打着培训的幌子,目的是收取高额费用。在培训期内,一些机构仅为学员提供部分航空公司的面试信息,即视为履行合同,但学员参加面试后往往并无后续结果。培训期结束后,一些机构诱使学员续签新的合同或者干脆跑路,导致学员维权困难。
报名招飞培训
先“验明正身”
棋其格建议,作为求职者,如果想进入到这个行业,要通过正规渠道关注航空公司招聘信息,参加航空公司的招聘。参加行业培训一定要擦亮眼睛,建议大家前往行业管理部门或者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官网,查询哪些机构具有相关的培训资质和发证资质,应该在正规的机构接受正规的培训。
此外,如发现教育培训机构并未实际进行培训,此时应当提高警惕,如培训机构后续确实存在怠于履行合同甚至跑路现象,可向该教育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如航空业协会、工商管理等部门进行投诉。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注意保存证据,如培训合同及相关附件、缴费凭证、微信聊天记录等,其中录音录像务必保留原始载体,以便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