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陈姓老人是杭州余杭人,平时最爱吃柿子。前阵子正是柿子上市的时节,孝顺的儿女们整箱整箱地送柿子来,她每天能吃十来个。
大约这样吃了2个星期,“后遗症”逐渐显现出来,老人出现了腹胀、恶心、呕吐。家人赶忙送老人就医,B超结果显示她胃里有个直径近10厘米的胃柿石。
不过老人的取“石”之路苦难重重,医生考虑到老人年龄大,建议老人喝可乐融石。前几天老人坚持喝可乐,胃柿石变成了2块,大的直径7厘米,小的直径3厘米。可随后几天,老人再次出现腹胀、呕吐的症状,经过胃镜检查发现,一个柿石“顽强”地卡在狭窄的十二指肠球部,正好把胃的出口堵住了。医生经过多次尝试,最终从老人的十二指肠里取出十多枚小柿石块。
据医生介绍,每年秋末冬初都是胃石症的高发季节,其中老年人居多。柿子果肉中富含的鞣酸易和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质,沉淀在胃内,果胶、树胶遇酸可发生凝结,经胃的机械运动后形成坚硬的胃柿石。有些胃石患者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诊治,加上石头反复摩擦、压迫胃黏膜,可导致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严重情况,当胃柿石通过幽门移位进入小肠时,可导致肠梗阻甚至肠穿孔,从而危及生命。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