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第19版:19

饿一饿,更幸福

■李成林

周末,我和老伴在家乡的村道上散步,看到田野中沉甸甸的谷穗。老伴感叹道:“小时候,每到庄稼成熟的季节,我们就特别幸福。”

我深有同感。因为那时候,人总是处于半饥饿状态。只有麦子成熟了,才可以吃上一顿白面馍馍。吃饱肚子,是小时候最幸福的事情。

如今,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相当富有,却缺少了年少时的幸福感。如果要说是年龄的原因,却也不尽然。现在的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很少看到他们有感恩之心,可能就是因为现在的生活太优越,想吃什么吃什么,需要什么买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没有了饥饿感、需求欲,得来的东西太容易,一切都觉得理所应当,自然而然就缺少了幸福感。

小时候,亲戚给我一个糖果,我都会高兴几天。现在,儿女们给我买来高档营养品,我也只是瞧上一眼,没有什么特别幸福的感觉。小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拥有的好东西,我久久不能忘怀。现在,只要在电脑前点一点鼠标,这些我从前梦寐以求的“稀罕物”就会源源不断地送到我的手里,可我却没有了那份兴奋和满足。

高中毕业那年,父亲带着我推着车轱辘去50公里外的表大爷家。表大爷是我姑奶的儿子,住在深山里,那里有我们当地缺乏的树木和竹棍。我和父亲从山上挑下来两捆木板和50多公斤竹棍,准备带回家换一些钱。到山下的公路后,我们把木板和竹棍绑在车轱辘上,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家里拉。

那个时候的公路还是砂石路,而且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根本没有平坦的地方。上坡的时候拉不动,我和父亲每爬一个坡,脸上的汗水就会迷糊眼睛。好不容易要下坡了,车速又控制不住,需要我们拼命地抬起竹棍,用竹棍和地面的摩擦力减慢车子的滑行速度。50多公里路走下来,又累又渴。道路两旁庄院里飘出的饭菜香味,馋得我们直流口水。那时我们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坐下来,饱餐一顿。

而现在,“千金难买老来瘦”,我们这些正步入老龄的人都在控制饮食,每餐最多八分饱,以免因肥胖引起“三高”。其实,不仅身体需要饿一饿,精神上也应该“饿一饿”。让身心维持一定的饥饿感,人生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020-11-24 ■李成林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248.html 1 饿一饿,更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