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第10版:10

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11月11日晚,市区新华桥有人落水。一名好心人在施救过程中体力不支,无法游上岸。

市民黄国政和几位热心人仅用了40秒,就用应急救生箱里的救生杆,将河中的两个人拉上岸。

目前,跳河救人者找到了,他叫唐景树;参与救人者,还有杜连政和宋金升。

(据11月17日《沧州晚报》6版)

见义勇为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闪烁着道德和人性的光辉,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受到尊重和推崇。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见义勇为绝不是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生命,都应该被尊重——落水者的生命应该被尊重,救人者的生命也应该被尊重。

大义凛然、不怕牺牲是英雄所为,但用好工具、科学地救人,更是英雄所为。

不管是跳河救人的唐景树,还是用救生杆救人的黄国政、杜连政、宋金升,他们都是英雄。

不得不说,那40秒的视频,看得人胆战心惊,也看得人无比解气。黄国政拿起救生杆,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水边,用力将救生杆的一端抛向水面,然后和杜连政、宋金升一起发力,果断地将水里的人拖拽上岸。

跳河救人的唐景树被拽上岸,落水的人也被拽上岸!

现场紧张的气氛让我们这些观看视频的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英雄们累得瘫倒在地上,我们的心却在欢呼雀跃:太好了,都救回来了!

但冷静下来,我们也在反思。正是因为看到了视频里让人后怕的画面,所以我们必须重申,生命只有一次,请英雄们务必保护好自己。

黄国政和热心人英勇救人,不仅救出了落水者,还救出了跳水救人的唐景树,这样圆满的结局固然是好,但如果救人的英雄发生意外,会是另一幅令人痛惜的场景。

以命搏命固然悲壮,但我们不愿意看到英雄的背后凝结着血泪,也不愿意看到英雄的家人们悲戚哭号。

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这也是近年来,多地在修改《见义勇为条例》时,删除了“不顾个人安危”的表述的原因。

见义智为,就是用更科学、更恰当的方式见义勇为。

倡导见义智为,并非抛弃“勇”字,而是要在“勇”的同时,呼吁英雄们做好自我防护。

见义智为并不是否定见义勇为,相反,它是对见义勇为精神的肯定和发扬。

见义勇为的品德不能丢,但在救人的同时,英雄们也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在鼓励和提倡见义智为的同时,我们也要呼吁,市民在解决感情纠纷时,一定要远离坑塘湖泊;情绪低落的时候,不要在湖边逗留;酒喝多了,不要在水边坐卧……从源头上杜绝危险行为的发生,才能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

平时,我们也要大力普及急救、自护、救助知识,比如呛咳以后的“海姆立克”自救法,比如心脏骤停以后的心肺复苏术,比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比如紧急救援装备的使用方法,等等。

必须强调的是,如今,市区解放桥、彩虹桥、新华桥附近都设置了多功能应急救生箱,救生箱里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装备,请大家平时多留心,关键的时候用好它,能救命。

2020-11-24 本报评论员 向 霞 2 2 沧州晚报 content_4224.html 1 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