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又翻拍了新版:11月15日晚,由张一山、唐艺昕主演的电视剧《鹿鼎记》在央视八套和爱奇艺、优酷播出。正所谓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这部剧刚一播出,就在网络上引发观众疯狂吐槽。主演张一山挤眉弄眼的表情,大量夸张的肢体语言,令观众质疑他把韦小宝“演得像猴儿”。豆瓣上更是齐刷刷的一星差评,张一山版《鹿鼎记》目前得分仅为2.7,拿下今年国产电视剧在豆瓣上的最低评分。
有出品了《如懿传》《我的前半生》《庆余年》的新丽传媒的制作保证,又有《营盘镇警事》《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导演马进,还有《鸡毛飞上天》编剧申捷担任主创,按说阵容不算弱,那这新版《鹿鼎记》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把韦小宝演得过于无厘头
作为童星出身的张一山,演技其实并没多大问题,其近年来在《春风十里不如你》《余罪》中的表演都获得了较高评价。
但在该剧中,张一山似乎误会了韦小宝的混不吝和油嘴滑舌,用了一种模仿周星驰的无厘头表演。于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观众看到张一山努力在表现韦小宝的搞笑和偷奸耍滑,方式则是简单的挤眉弄眼、做怪相、翻白眼,肢体动作也是尽量夸张,四仰八叉。正如在豆瓣上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 让你演的是韦小宝,不是猴!”
金庸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在自己的众多小说主人公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韦小宝。但毫无疑问,不同于郭靖、乔峰等“侠之大者”,市井、胆小、有点小聪明、贪财好色却又古道热肠、讲义气的韦小宝是金庸小说中最有魅力的角色之一。可惜,我们在张一山版《鹿鼎记》中并没有看到韦小宝的思维敏捷与机灵,而只有夸张的面目表情和表演痕迹浓厚的肢体语言。
重要角色沦为 “工具人”
人物表演失败,这只是一方面。这部剧,一开始的剧情线也相当混乱。这版《鹿鼎记》开篇从韦小宝说书开始,几乎是一笔带过地交代了韦小宝的出身。其中,茅十八是韦小宝前期成长的重要人物,是他真正让韦小宝明白什么是“义”。
然而在前两集中,茅十八的出现和存在完全像是一个“工具人”。韦小宝逛街看到高价悬赏江洋大盗茅十八的告示后,回到丽春院,正好看到他,又正好遇到官府来逮人。经过一番打斗,韦小宝撒石灰救了茅十八。然后韦春花担心儿子被抓,让茅十八带着儿子“跑路”。
单不说原著中武功高、有担当、豪爽、讲义气的茅十八被刻画成暴躁无脑甚至胆小、武功差的“工具人”,单就情节来说,他的出现推动了韦小宝的成长,但剧中根本没有体现。此外,一位母亲,让一个通缉犯带走自己的儿子,只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第二个镜头,韦小宝随茅十八进京城。一个通缉犯就这么光明正大地进了京城,还坐在车上吃着西瓜,这心有多大?韦小宝和茅十八被海大富俘虏后,就这么光明正大被带进了皇宫。而在韦小宝跟了海公公后,茅十八就突然消失不见,没有任何交代。
一味追求喜感,忽视了批判精神
从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张一山版《鹿鼎记》一味追求喜剧风格,却忽视了原著中的批判精神。除了表演和剧情的问题之外,重要的配乐也很“飘”——为了凸显喜剧感,强行在各个镜头植入杂乱无章的欢快背景音乐,让人十分跳戏。
金庸曾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生长,而妓院是最不注重道德的地方。后来他进了皇宫,皇宫又是一个最不讲道德的地方。在教养上,他是一个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为了求生存和取得胜利,他没有什么道德禁忌,偷抢拐骗,吹牛拍马……这些坏事,他做来心安理得。金庸说,韦小宝能飞黄腾达,因为是在一个封建专制、不讲法律的时代中,写韦小宝这个人,也是在批判当时的社会问题。
《鹿鼎记》问世近50年,有很多影视公司对其进行过翻拍,翻拍次数有10次之多。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陈小春版本,无论是剧情、演技还是服装道具都是上乘之作。
也正是因为陈小春版韦小宝足够经典,所以,每当有导演翻拍《鹿鼎记》,总会有人拿来与陈小春版做对比。就在几年前,黄晓明、韩栋等也分别出演过两版《鹿鼎记》,可无论是黄晓明版,还是韩栋版,在陈小春版的对比下,都显得逊色了不少。
张一山称“我也有演不好的时候”
在张一山版的《鹿鼎记》开播之后,有不少观众前去观看。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新版《鹿鼎记》一开播就遭遇“翻车”,有不少观众质疑张一山的演技。
对此,11月16日晚,张一山回应了对近日关于他的演技争议,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
采访中,张一山表示“这版画风已经往卡通和搞笑上走了,可能表演方式会有些变化,有时会写意一点,不会那么落地,这都是创作手法,人和事肯定是尊重原著的”,同时,他也承认,“观众批评我什么都无所谓,千万不要把我当特好的演员,因为我也有演不好的时候”。
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