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五千年来,劳动人民对这片土地经久不息的耕植劳作,撑起了今朝华夏民族泱泱文明的脊梁。“粮”,如同九州大地的母亲般,让炎黄子孙得以历经千年不衰。
厉行节俭,自古以来便是一种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早在千百年前,先贤们便在家训中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厉行节俭,珍惜粮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入口的每一粒稻米蕴含的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不息耕耘的真诚付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点餐恰到好处,弘扬光盘行动,每一个光亮的盘子折射的,都是我们对农民伯伯的感恩之光。
厉行节俭,有助于塑造社会文明之风。昔秦朝“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衣食住行荣华至极,然其“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所带来的奢靡风气,终归压榨百姓于水深火热中,令天下与之成仇,令军队倒戈相向,一夜之间落得“戍卒叫,函谷举”的下场。历史用血的教训向我们告诫,没有节俭风气的社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