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彭爱摄影报道
11月13日早上7点多,刘露出门前,将书包里的书本、习题册等资料检查了一遍后,准备去自习。她去自习的地方,不是学校,也不是图书馆,而是市区黄河路荣盛购物广场B座的一家共享自习室。
一个半封闭的格子间,一束明亮的灯光,一摞贴着各种颜色便利贴的资料书,是刘露在共享自习室的学习环境。
备战研究生考试选择去共享自习室
今年已是刘露第3次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了。她说,第2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为了保证学习效率,她在报考的学校旁租房备考。房租、生活费、资料费等各种费用加起来,她1年花了3万多元,但还是没有考上研究生。
在决定今年第3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刘露也想过再去学校附近租房住,但考虑到高昂费用,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家学了3个多月,刘露感觉学习效率不高。“在家学习时,我会被各种事情打扰,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学习。时间一长,我都想放弃考试了。”刘露告诉记者。
7月的时候,刘露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市区一家共享自习室备考。“这里都是准备考试的人,学习氛围很浓厚。我在这里学习时感觉很心静。”刘露说。
购买“学习环境”共享自习室受欢迎
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通过考研、考证来提高职场竞争力,但不少人自学时感觉没有合适的学习场所。在家中、宿舍里无心看书,去图书馆和学校自习室又总是“一座难求”。于是,共享自习室成了一些在校学生和上班族学习、充电的新
去处。
所谓共享自习室,就是商家为顾客提供一个室内学习场所。顾客付费购买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在自习室里,每个座位都被打造成“格子间”。小小的空间里配置了台灯、插座、储物柜等硬件设施。
近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我市有八九家这样的收费自习室。在这里,顾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购买日卡、周卡、月卡等。
谈起共享自习室的经营理念,共享自习室“壹思多点”的店长张纤橙向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上班族为了提升自己,会选择考证或考研。很多人会选择在家或去图书馆学习,但受学习环境、开放时间等各种因素影响,家或图书馆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共享自习室可以为这些人打造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和氛围。
11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黄河西路荣盛购物广场B座14楼的“壹思多点”共享自习室。
记者发现,这里不同于学校里的自习室。整个自习室干净而明亮,内部环境温馨且安静。自习室的每个座位都用隔板隔开,形成一个半封闭的“小空间”。每张桌子上都配置了台灯。每张桌子的隔板上还贴着《我们的约定》,详细介绍了自习室的使用要求。
记者采访时得知,共享自习室会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咖啡,还配有独立的卫生间。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共享自习室是今年6月开始营业的。自习室一共有20个位置,到了周末就会座无虚席。为了满足顾客学习的需求,自习室24小时营业且全年无休。
位于运河区顺河东街的“舒心苑共享自习室”则营造出了“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的氛围。记者走进自习室,发现这里古色古香,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
“舒心苑共享自习室”创始人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之前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候,只能去咖啡厅或图书馆学习。受环境的影响,她根本没法专心看书。她从小就有一种书院情怀,便在运河边上打造了一家这样的共享自习室。
“有位顾客,只要下了班就会来这里。不过,他不是为了考试,只是单纯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看书。”李女士表示,自习室的学习氛围,也吸引了一些普通市民的到来。
只花一杯奶茶钱“备考族”为氛围买单
记者走访共享自习室时发现,不少人在准备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近两个月里,她几乎每天都到共享自习室里学习。
“我去年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可是没考上。我今年还想再‘战’一次,但在家里学习时,总是为各种事情分神,去图书馆
又太远。”王女士说,每次想懈怠的时候,她就会暗示自己是花钱来这儿学习的,以此“逼”着自己专心看书。
市民刘先生由于工作原因需要考取相关资格证。为了安心准备考试,他办理了停薪留职。他发现,在家学习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也不高。得知家附近开了一家共享自习室后,他选择去那里学习。
“共享自习室的环境和氛围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看到大家都在埋头苦读,自己也会受到感染。”刘先生说,花钱买私人空间学习,他觉得挺值。
市民张女士在我市一家银行工作,因为工作需要得参加一些考试。由于下班后还得照看孩子,她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准备考试,便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共享自习室学习。
“现在,我有不少同事在共享自习室学习。每天下班后,我们会一起来这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张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共享自习室后了解到,去自习室学习的主要是“考研党”和“考证党”等。
“舒心苑自习室”创办人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共享自习室定位明确,就是为那些需要长时间安静学习的顾客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在共享自习室,“备考族”每天不用再急急忙忙地去占位。每张桌子上的小隔板围起的空间,也可以让人们不受外界干扰,充分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天才十多块钱,也就是少喝一杯奶茶的事儿。”在共享自习室里学习的王女士说。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自习室要付费,但不少受访者表示,为了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花点钱也值。
有人认可有人质疑
花钱买学习环境和氛围,值吗?记者采访中发现,市民对这样的共享自习室持不同态度。
家住新华区欣欣家园小区的闫女士表示,她觉得这样的共享自习室可以督促一些自律性差的学生主动学习。
“之前孩子在家看书,不是趴在床上,就是靠在沙发上。虽说在看书,但孩子手里的零食、水果就没有断过,一点效率也没有。”市民闫女士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要求高的“备考族”来说,共享自习室是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些市民认为,这样的自习室完全是噱头。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要是真想学习的话,在哪儿都可以学,根本没有必要花钱去这样的自习室。
和胡先生想法一样的还有市民刘女士。“学习这件事主要靠自觉,要是心不在学习上,环境好就能学好习吗?我认为如果自己想学习的话,在什么环境里都能学好。”刘女士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