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包括外周动脉、静脉和淋巴管,中医称之为经脉、脉管,故周围血管疾病称为脉管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多,脉管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部分脉管病会造成患者截肢,其严重程度让脉管病越来越受到重视。
许多脉管病患者早期出现肢体畏寒、怕冷、麻木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夜间腿抽筋、疼痛或足踝水肿等,休息后也不能缓解,往往被误认为是缺钙、类风湿关节炎、腰椎疾病等,从而耽误治疗,出现足趾发黑、坏死,最后不得不截趾。下面请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疮疡脉管病科主任艾明瑞谈谈脉管病的相关临床问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见的临床问题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
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肢端缺血性疾病早期出现的这些症状都与寒邪有关,这是因为寒性收引,易气血收敛,故表现为肢端无汗、拘急麻木或屈伸不利等;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瘀,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出现间歇性跛行:即当病人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发生胀疼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疼痛就会加重,患者被迫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迅速缓解,再行走时疼痛再次出现。
当体内寒邪进一步加重,寒胜则痛,寒为阴邪,夜间为阴,故出现静息痛:即肢体处于休息状态时,血液供应仍不能满足肢体需要,出现剧烈疼痛,经久不息,日轻夜重,肢体抬高时加重,下垂时稍有减轻,病人日夜屈膝扶足而坐,彻夜难眠,往往需要将足下垂于床边,才能减轻疼痛。
二、何为促进侧支建立疗法
血管类似于河流,除了主干还有旁支,当血管闭塞时,其血管周围侧支开始扩张增粗,当大量侧支循环建立后就代替了闭塞的血管,类似于河流改道一样。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血管缓慢闭塞的过程,在闭塞的同时,侧支就开始扩张,在未代偿期间就会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等不适,当侧支循环建立并代偿后,患者症状逐渐消失。因此采取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保守方法能够替代部分支架置入术。
三、肢端出现了坏死如何调养
1.戒烟、保暖 吸烟将加重缺血;要注意足趾保暖,受寒会加重疼痛。
2.少活动 活动过多将加速足趾坏死。
3.避免患肢受压 肢端缺血后足趾应避免受压,不能掐揉患处,不能抱膝而坐,应平卧于床,做伯格运动。
4.避免热水熏洗 好多患者以为热水泡脚会好些,其实不然,泡脚会增加感染几率,加速足趾坏死。
5.避免用膏剂或民间秘方 容易增加感染几率,加速足趾坏死。
6.避免敷热水袋 容易出现烫伤,加速皮肤坏死。
7.不能单纯服用止疼药物 夜间疼痛不能仅靠止疼药物治疗,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
四、腿抽筋时怎么做
患者小腿抽筋发作时,可以马上抓住抽筋一侧脚的大拇趾,慢慢将脚掌向身体方向拉,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拉直膝关节,也可以用双手使劲按摩小腿肚子。
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何会出现下肢肿胀
当四肢供血不足时,静脉出现回流动力不足而瘀血,表现为踝周及足背水肿。随着缺血加重,水肿亦逐渐加重甚至伴发溃疡。患者夜间疼痛剧烈,抬高肢体可见皮肤明显苍白。
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治愈吗
动脉硬化闭塞症跟河流泥沙沉积一样,是人衰老的标志,可以预防但不能根治,患者需要定期治疗。
七、为何冬天脉管病症状较重且疗效不明显
以肢体麻木痹痛、手脚冰凉、畏寒喜暖等症为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雷诺氏病等均属以阳虚寒盛为主证。寒乃冬季之主气,自然界寒邪较盛,外寒、内寒交错使得脉管病患者症状加重,治疗效果不佳。
解除血液高凝的新方法——三氧大自血回输疗法
造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主要原因是血液高凝,而解除血液高凝的新方法是三氧大自血回输疗法:
一、什么是三氧大自血回输疗法
三氧大自血回输疗法通俗来说就是把患者自身的血液,从静脉血管抽到一次性血袋内,混合医用三氧后,再回输到病人体内,从而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减少血液中的毒物,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来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三氧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动脉硬化的原理
三氧与静脉血液混合后,经过三氧的强氧化性使体内的炎症组织或感染灶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迅速被消灭。有害的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细菌病毒分泌的毒物、各种致痛物,都能被三氧灭活或氧化分解,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周围血管病中伴有腿抽筋的早期常见症候群
不宁腿综合症
当我们出现以下症状时,可以考虑为不宁腿综合症:
1.双腿不适(麻刺感、刺痛感、紧张、疼痛)伴有不可控制的机体运动。
2.症状在休息时出现,主要在晚间,可能影响入睡;病情严重者随时变化(如每周、每月不同),可能累及上肢。
3.通过对肢体的某些手法操作(如揉搓、摇动、跺脚、走动),可使症状部分或者彻底缓解。
4.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老寒腿
1.下肢怕冷,尤其是小腿。夏天怕吹空调,夜间睡觉还得盖被子。
2.遇到阴天下雨、气候转凉时,膝关节和足趾冰冷甚至疼痛。
3.足部无汗或者冷汗频出,夜间加重,早晨无不适。
4.可伴有静脉曲张,但患者查动脉彩超无狭窄或闭塞情况。
5.夜间容易腿抽筋或者足趾疼痛不适。
周围血管疾病如何早知道
下肢缺血性疾病早期出现足趾或手指麻木、发凉、怕冷、皮肤粗糙、指甲增厚、嵌甲(趾甲向肉里长)等症状,或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酸疼不适,或无力如踩棉感,或夜间腿抽筋、疼痛不适等。
这时应触一下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观察搏动是否减弱,或抬高下肢观察足趾有无苍白、皮温低等现象。如有上述症状,应到医院查动脉彩超,了解动脉情况。
下肢静脉疾病的早期,患者活动后出现小腿酸胀,劳累不适,休息一晚可缓解。如果患者出现踝周水肿,腿部皮色发暗,甚至发黑,沿浅静脉疼痛或小腿后方疼痛等症状,就请尽快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