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母亲有个习惯,喜欢把我的孩子穿过的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然后送给亲戚家更小的孩子。每当看到亲戚家孩子穿着我家孩子的衣服时,母亲总是特别欣慰,还喜欢讲讲这件衣服的故事。
这些衣服母亲最熟悉,她亲手打理过,说起来如数家珍:“这外套是宝儿最喜欢的,是他爸送的生日礼物呢!”母亲的那种表情,就像是为离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好归宿一样。我明白,母亲这样做,不光是因为她节俭,更是因为她对这些衣服有了感情,舍不得随便丢弃,总想让它们有个好归宿。
前几年还好,有的亲戚生活条件不好,欣然接受母亲送的旧衣服。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好,新衣服都穿不过来,谁还穿旧衣服?我对母亲说:“妈,不要把旧衣服送人了!现在谁还穿旧衣服?送人简直是在笑话人家!”母亲点点头,把旧衣服收起来,很失落的样子。
母亲对所有的旧物都有感情,千方百计让它们有个好归宿。家里的旧柜子,母亲舍不得当柴烧了,一定要留着在角落里,不能放衣服了就放杂物。那台老式的缝纫机,多年不用,留在家里占地方,母亲就琢磨着送给做裁缝的表姨。
其实,每个人对旧物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一件旧衣,与我们肌肤相亲,就像了解我们心事的朋友一样。一只旧柜子,珍藏着流年里的喜怒哀乐,收留了我们那么多秘密。虽然旧物没有大的利用价值了,已被我们搁置起来,但情感还在,所以我们都不愿意随便把旧物丢掉。
看过一本书,说时尚的法国巴黎人竟然对旧物情有独钟。在巴黎有旧物市场,可以出售经过消毒处理的旧衣服、旧包包等,这样做既低碳环保,也可以让旧物的价值在它下一位主人身上再次被体现。有些人出售旧物,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让自己用过的东西有个好归宿。有位优雅的女士出售了她的旧披肩之后,对买主说:“请善待我的披肩!”
人与旧物,有一种特殊而微妙的关系。“物品拥有肉眼无法觉察、超越外形之上的特质,如同人类,物品也有灵魂。”旧物陪我们走过了沧桑岁月,真的是有了灵魂,所以我们难以割舍,不希望旧物最终是流落垃圾场的命运。
张大千先生喜欢收藏书画,每当他收藏的作品不得已要拱手让人时,他都会盖上一枚“别时容易”的印章。好一个“别时容易”,简单的四个字里面,有多少不舍啊!别时容易,见时难,旧物曾经相伴身边,像亲密的爱侣一样,我们彼此温存,柔情相待。
可是,很多旧物不得不与我们告别。除了古董、字画、首饰等等比较贵重的东西,都能有个归宿,会被不同的主人珍存之外,大部分旧物没有什么好的归宿,终会被舍弃。尤其是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用的物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翻新着,很多东西会很快沦为旧物,很快就被舍弃。
还好,我们对旧物依旧是有感情的。一件旧衣服、一本旧书,可能不在我们身边了,但回忆还在。
我想,一件旧物就像一段旧情一样,即使踪迹全无,但心中的惦念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