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越下越大。他的心却燥热着。
透过雨雾,他望着西关中学门前的梧桐树。心想,老师们走了一茬又一茬,也只有这个老伙计还在坚守。不知不觉中,他就抽掉了半盒烟。
“老魏啊,想开点吧!别那么较劲了。”不知何时,老伴进了屋。
老魏掐灭烟头,看着老伴说:“你说当年咱们也给学生补过课,可目的不就是想提高成绩吗?”
“时代不一样了,人的想法自然也就不一样了,这是咱们能改变得了的吗?”老伴叹着气说。
“我偏不信这个邪。”老魏说着,犟劲就上来了。
老魏退休前,在县西关中学教书,是语文教研组组长,还是省里特级教师。有一年,教育局准备任命他当校长,他拒绝:“我离不开学生,更离不开那三尺讲堂。”
退休5年了,他经常去校园门外的那棵梧桐树下,往校园里看。有时,遇到熟悉的同事还会唠上一阵子。大家都知道,他有太多的不舍。
好在如今孙子也成了教师,对他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
刚工作几年的孙子,不仅买了车,还在市区买了价值不菲的楼房。
老魏知道,单纯凭工资,孙子不可能这么财大气粗。
“唉,我能教育好儿子,教育好学生,却感染不了孙子。他除了聪明点,还有哪点像咱们家里的人啊?老魏家的家风,到他这辈算是败坏了。”想到这儿,他不仅生气,更多的是心痛。
那天,他和老伴商量说:“咱把那两间空屋收拾出来,我要办个免费补习班。”
“好啊,这样你不会再寂寞,还能找回久违的感觉。”老伴笑着说。
老魏又是打广告,又是街头发宣传单,竟然一个学生也没招来。他在想,是不是自己老了,跟不上现代教育了。他觉得自己真的像秋天树上最后一片叶子,孤独地等待着什么。
一天,孙子来看他。刚到门口,就听到他抑扬顿挫的讲课声。
爷爷的声音让他听得渐渐入了迷。他想,爷爷水平不减当年。
终于听到爷爷说:“同学们,下课了。”
他急忙推开门,顿时惊呆了。屋内哪有什么学生,只有满头华发的爷爷,一人站在讲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