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元起抢购日常价29.9元的大码外穿打底裤”“希尔顿白鹅绒加厚羽绒被只需49.9元”……面对微信群里好友发来的拼团链接,市民刘慧不再盲目点开下单,“一分钱一分货,太便宜的团购有可能是‘坑’”。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类似拼团活动,价格低得令人心动,让人忍不住“剁手”,甚至还邀请好友一起购买。那么,这样的拼团活动果真物超所值吗?低价背后是否暗藏猫腻?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采访。
商品质量难保证
售后服务不完善
“当时,朋友发来帮忙砍价的链接,我才知道还有这种拼团购物平台。由于价格便宜,我在平台上也买过生活日用品和玩具。”自从刘慧接触某拼团平台后,不仅帮朋友砍价,自己也经常购买商品。
当初,朋友给刘慧发来一个拼团买水果的链接,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19.9元买了10个橙子。“下单两三天就收到货了,味道不错,价格也不高。”从那以后,刘慧开始参与生鲜食品的团购。
8月份,刘慧在某团购平台浏览商品时发现一款广味腊肠正在拼单。点开链接,里面的图片很诱人,商品评价一栏满是好评。
“腊肠是1斤装,单独购买的价格是20.68元,而拼单的价格是18.8元。”正好有一位网友发起了拼单,刘慧也加入了拼单。
几天后,刘慧收到了拼单购买的腊肠。签收后,她打开快递包装袋发现腊肠的真空包装有些漏气。见包装袋背面注明“漏气不影响食用”,也就没当回事。
回到家,刘慧炒菜时放了根腊肠。“孩子一放到嘴里就吐出来了,我尝了一口,有股变质的味道。后来,我又换了种做法,还是令人难以下咽。”因嫌麻烦,她没有退货,只是把剩余的腊肠全扔了。
对于工作忙碌的张娜来说,拼团购物虽然省钱但也有“坑”。前段时间,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拼团邀请:我参加了拼好货,15.9元包邮2个香瓜,团购还差2人。想到这么便宜还包邮,张娜付了15.9元参与了拼团。
然而,商品到货后让她大失所望。“寄来的水果不新鲜,都没法吃了,跟客服沟通,对方百般推诿,问题始终没解决。”张娜说,因为金额不多,懒得打“口水仗”,只好自认倒霉。
图便宜拉伙拼单
组团容易优惠难享
与刘慧、张娜相比,市民赵莹的拼团经历“也挺糟心”:辛苦拉好友组团,到头来却是白忙活一场。
有一次和妹妹闲聊时,赵莹得知在某电商平台拼团购买龙眼便宜,便嘱咐其下次再有这类团购提前通知她。
几天后,妹妹给赵莹发过来一个链接,是之前团购平台推出的低价团购水果的活动。赵莹点开链接,发现平台正在搞“5元1个进口榴莲(每个重3斤至4斤)”的促销,比市场价格便宜不少。她当即按活动页面上的提示,填写姓名、电话和送货地址等信息,并通过微信钱包支付了货款。
同时,身为此次团购“团长”的赵莹还把消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限量200份,5元1个进口榴莲拼单,还差14个人。半个小时内,好友陆续参团,但尚不够成团人数。于是,赵莹继续在朋友圈发布消息,还为此建了团购水果的微信群,把关系不错的好友拉进群。
“这种低价团购多是抽奖派送,中奖几率很小,就是平台为了拉人头。”好友的一句话让赵莹心里“长了草”。“我仔细看了活动规则发现,原来平台是从组团成功的订单中随机抽取200份发放。”赵莹说。
后来,赵莹收到平台信息,告知她组的团并未中奖,而之前支付的钱款5天后退还至账户。虽然钱最终退了回来,但她始终有种被骗的感觉。
“像这种超低价卖水果,也就是商家吸引人的噱头,以后再不当平台的‘搬运工’了。”赵莹说。
拼团购物藏猫腻
谨慎参与低价团
如今,人们对拼团购物模式早已不陌生,因其价格低廉而成为很多人的首选。目前,拼团平台除拼多多外,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也纷纷推出了拼团平台。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和陌生人拼团,社交拼团往往打着熟人经济、亲情牌,让消费者“入行”。虽然参与拼团的人不在少数,但一些拼团平台存在着商品以次充好、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所以上当的消费者同样也不少。由于购物金额不多,出现售后问题时,很多人因“嫌麻烦”而放弃维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拼团购物本是一种营销手段,通过裂变的方式让更多人知晓自己的产品,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但如果被不法商人利用,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骗局与风险。
沧州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李大刚建议,消费者在参加拼团购物前最好仔细查看活动简介、商品介绍,包括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要当心由于售后服务不完善带来的不必要购物纠纷。尤其要谨防低价陷阱,对于各种微信抢购、超低价团购,一定要多加辨别、谨慎参与,要弄明白低价团购的运营主体是谁,有没有运营资质,为什么这么便宜,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同时,对于网上订单的一些流程证据要注意保存,以便日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