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人人皆可周杰伦? AI加持下的音乐创作,颠覆你的想象 你用AI写过歌吗?你用AI音乐赚过第一桶金吗?AI音乐,正重塑着音乐产业生态链。AI是如何在音乐圈“大显身手”的?人人皆是周杰伦的时代是否已然来临? 2025年01月06日

太魔幻!一句话一张图都能生成一首歌

只需输入心仪音乐的风格、流派等关键词,AI就能在几秒钟内创作出一首完整曲子。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AI音乐正在做的事!

从歌词创作、作曲,到编排和演唱,AI已然渗透到音乐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便你是毫无乐理知识的普通人,也能借用AI工具,在极短时间内创作一首独一无二的歌曲。

去年3月,音乐大模型Suno发布V3版本,并向个人开放。你只需输入简单的文字描述,例如对歌曲情感和主题的定位,再设置古典音乐、爵士乐等风格流派,填上歌词内容,确定男女声,静待几秒钟,就可生成一首长达两分钟、从歌词到人声和配器皆完整的音乐。

不懂乐理不会作曲?没关系,有了AI,从此人人都是音乐家,手握Suno,似乎谁都能成为周杰伦。短短几天,Suno就诞生了数万首歌曲,许多人惊呼音乐行业“一夜变天”。

去年11月,Suno又发布了V4版本,允许用户生成音质更高、时间更长的音乐,此次更新还引入了AI歌词助手,为用户提供更具创意的歌词,AI音乐创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为防止错过音乐行业的“ChatGPT时刻”,国内大模型玩家也纷纷上线类似产品。

昆仑万维推出国内首款对外开放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天工SkyMusic”,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它能高度模拟真实人声,实现“以假乱真”的效果,并能利用方言演唱。

在海绵音乐,只需输入一句话或上传一张图片,即可生成专属音乐作品。相比Suno,海绵音乐在AI生成的中文歌曲,提高了吐字的清晰度和演唱的流畅性,音乐曲风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喜好。

而天谱乐大模型,不仅支持文字生成音乐、音频生成音乐,还首创了图片、视频生成音乐功能。用户仅需上传相册中的一张图片或一段不超过60秒的视频,即可生成高度适配画面的带人声唱词的完整歌曲。

天谱乐还将在近期发布新功能——MidiRender,创作用户只需输入自己的音乐构想,天谱乐AI就能根据这个音乐片段,填充歌词、完成编曲,提高音乐创作效率。

一键写歌作曲,AI为何如此“神通广大”

AI正悄然改变音乐创作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轻松踏入音乐殿堂,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作曲家”。你可能好奇,AI大模型到底是怎么帮我们创作音乐的呢?

以音乐大模型Suno为例,它的运行是基于模拟人声、模拟音乐旋律、自动语音识别三个大模型,采用真实音频训练,通过音频分解、重构后产生丝滑效果。

你只需告诉它,你想创作什么样的音乐,比如一首欢快的流行歌曲,或者一段悠扬的古典旋律,它会仔细解析和理解你的需求,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和特征,比如节奏、旋律、和弦等,然后生成一首符合你要求的曲子。

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曲子的风格、音色和乐器编排,让作品更加个性化和完美。

这对于那些想快速尝试不同音乐风格或急需音乐作品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福音。

目前,在民族音乐、古典音乐以及情感表达复杂的戏曲音乐等领域,Suno还处在“小白”阶段。然而,专家表示,随着AI加速学习,个性化音乐迟早也会被Suno“攻陷”。

你可能担心,AI创作的音乐会不会缺乏情感?其实,虽然AI没有人类的情感和经历,但它能通过学习和模拟人类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技巧,生成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而且,你还可以与AI大模型进行互动和合作,将你的情感和创意融入其中,共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

不少人利用AI音乐“生钱”或省钱

AI创作音乐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呢?对专业音乐人来说,AI可以作为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快速生成音乐素材,提供创作灵感,或者进行音乐风格的转换和改编。

对普通人说,可以通过AI大模型,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或者为朋友和家人制作个性化的音乐礼物。

当技术门槛逐渐降低,很多人开始尝试用音乐挣钱。在哔哩哔哩网站上,有人趁着“AI孙燕姿”的热度,脑洞大开,训练出各种AI翻唱;在Youtube网站上,有博主通过AI生成的音乐配上AI插图,一年的广告分成最高可达10万美元。

在持积极态度的业内人士看来,AI将极大拉低技术门槛,未来个人仅凭音乐品位也能成为创作者。

而在音乐下游行业,特别是配乐领域,AI具有更多用武之地。不管是广告配乐、游戏配乐还是影视剧配乐等,凡涉商用,都面临版权问题。

如今有了AI,可以按照需求快速生成音乐小样,确定方向后再细化,省去不少中间环节,成本便可以大大降低。

据《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数据,基于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音乐生成工具,在国内市场应用率已达到35%,为数字音乐市场贡献了超过150亿元的新增产值。

其中的典型案例,包括腾讯音乐的“AI作曲家”项目,利用AIGC技术自动生成的数千首音乐作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影视、广告等领域;网易云音乐利用AIGC技术,推出个性化的音乐推荐系统,可为用户量身订制音乐播放列表。

AI音乐创作难以摆脱的羁绊

尽管音乐大模型在2024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飙,但它依旧给这个行业的操盘手留下一些难解的尴尬。首当其冲是音乐版权问题。高质量的音乐生成模型,依赖高质量的音乐音频数据。

去年6月,环球音乐、索尼音乐和华纳音乐等多家唱片公司,就对Suno和Udio发起诉讼,称它们非法使用版权音乐,来训练自己的AI模型并对外提供服务。如何在法律框架内运营和商业化,将是这些公司未来必须思考的问题。

音乐大模型生成的音乐作品是否享有版权保护,其版权归属如何界定,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这给音乐大模型的应用,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另一方面,音乐创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属于人类情感和情绪的一种表达。虽然音乐大模型可以生成具有特定风格和情感的音乐,但创意和独特性仍然有限。

独立音乐人、贝斯手土豆认为,Suno目前只能接受一些抽象的概念,做一些大众风格的普通流行歌,听上去像那么回事,但要做一些小众风格,就驴头不对马嘴了。

创作成本更低的AI介入音乐创作,无疑将降低创作门槛。那么,在音乐领域,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创作?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新研究院院长、音乐系教授张丰艳表示,做AI音乐创作的初心,并不是要替代人,而是将其作为辅助创作工具。

张丰艳说,AI虽然为业内人士敲响了警钟,但即便AI技术再升级,永远有1%无法被替代,这1%的来源,也正是音乐行业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创造力。

机器与人最大的区别,往往就在于人文情怀,AI即使创作出再好的词曲,也比不上“周杰伦”“林俊杰”这些名字在听众心中的意义,再无瑕的AI人声演绎,也难以与明星演唱会的万人大合唱相比。

据《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