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用户掉进了自动续费的坑
本报记者 张丹 李小贤 吴艳 董芳辰 祁晓娟 摄影报道
提起自动续费,许多人会以为只有那些对钱不上心、记性差或者不懂手机操作的人才会被扣费。实际上,自动续费的套路远没有那么简单。近日,记者接连采访了多位读者,他们都有掉进自动续费“陷阱”的经历。
月初账户开启自动续费
家住运河区文承苑小区的王敏,在11月初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被扣费18元的信息。
“这是一笔什么钱?”王敏百思不得其解。
她翻看手机短信才发现,原来,此前,她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你的会员权益即将到期,账户将开启续费,续费成功后会员有效期将顺延……”
王敏觉得自己没有使用过这个软件。她就去问丈夫和孩子。
这时,孩子支支吾吾地说:“我总是拿你的手机查数学题,可能点上了付费那个键。”
原来,上初中的儿子经常拿王敏的手机查一些资料。儿子告诉王敏,想要看一些题目和答案,必须要加入会员,他就是那时候加入了会员。
王敏赶紧查看期间有没有扣费记录。原来,第一个月就扣费10元。“由于我手机里的信息特别多,没有注意到。”王敏说。
“妈妈,我记得自己并没有点击包月续费啊?”儿子有点委屈。
“没关系。”王敏告诉儿子。她打开付费页面,看到上面虽有选择自动续费连续包月选项或单独包月选项,但系统默认选择的是连续包月套餐。在套餐下方,写着一行字号较小、字体颜色偏淡的文字:“首月到期后,自动续费。”如果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
“我就当多花了18元,买了教训。”王敏很无奈,她赶紧查找如何关闭自动续费。忙乎了半个多小时,她才关闭了自动续费。
关于这个事儿,王敏和朋友们一“吐槽”。很多人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停止服务两年后再次被扣费
“158元退款终于到账了!”在解放西路一家企业工作的吴彤和同事说,“明明已经取消了自动续费,还是再次被扣款了。”
这件事要从2021年说起,当年10月,吴彤花158元开通了一个音乐软件的包年会员。
后来,和朋友聊天时,吴彤得知,现在很多平台都自动开通续费功能。
她怕自己也被续费,就检查了自己的这款音乐软件。果然,在APP中的个人中心页面下,找到了极不显眼的自动续费标志。
吴彤将自动续费服务关闭。当会员服务到期后,她也很少使用这款音乐软件。
更换手机后,吴彤也没有下载这个软件。
令她没想到的是,今年11月11日,她的微信零钱突然被扣款158元,商品名称为“绿钻升级包微信业务自动续费372天”。
吴彤有点奇怪:明明已经在三年前取消了自动续费,而且之后的两年并没有被扣费,怎么今年突然又被扣了158元的年费呢?
她重新下载了那款音乐软件,找到客服人员,说明自己被扣费的事情。
“最初,客服和我说,是因为我选择了自动续费,所以才被扣款的。后来,我说明情况,并拿出了前两年没有被扣费的证明。客服说,可能是系统错误。”对于客服的答复,吴彤有点哭笑不得。
最终,客服让吴彤自己在会员中心按照流程申请了退款。
经过审核,3天后,她收到了退款。
“幸亏当时留意了一下扣款信息,要不然这158元钱也找不回来,以后还可能年年被扣。”吴彤有些庆幸,“商家这种吃相也太难看了。如果遇到粗心大意的人,是不是就自认倒霉了!”
软件卸载后,仍在自动续费
“如果不是我在微信账单里看到了支付记录,还不知道卸载了几个月的软件仍在自动扣款。”市民张馨说。
39岁的张馨在市区一家单位上班。工作之余,她喜欢看小说消遣时光。今年2月份,她下载了一款可以看小说的软件。
“在这个软件上看一些小说,只能看一部分,想要继续阅读完整版,则需要开通会员。”张馨说,当时,她看到一部小说内容挺吸引人,就打算看完整版。为此,她支付费用开通了会员。
没几天时间,张馨就看完了那部小说。而此时,朋友为她推荐了另一款可以看小说的软件。张馨试用了一下,还不错,很多小说都可以免费看。她就将以前用的那个软件卸载了。
过了4个多月,张馨查看自己的微信账单时,突然发现,已经卸载的那款软件扣了19元钱。
她赶紧查看账单,这才发现,自软件开通会员后,每个月都会自动续费。
“我回想当时开通会员时,选择的是连续包月,页面上写着续费可以随时取消,但我没注意到自动续费。后来,我把软件卸载了,订阅会员的事就忘在了脑后。”张馨说,这几个月她并没有享受到服务,就这样在没有验证账户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的情况下,直接被扣了费用。
为了避免花更多的钱,张馨赶紧查询怎么取消自动续费。
她根据网上取消自动续费的方法,一番折腾,终于将这笔自动续费取消了。
除此之外,她还特意查询了一下,手机支付平台上有没有其他软件的自动扣款业务。
张馨说:“这个事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以后开通会员得多注意一些,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并定期检查自己的账户和支付记录,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
一年多后才发现一直被扣费
家住市区运河区的张丽丽前段时间也遭遇了被自动续费的情况。
可当她知道自己被自动续费时,她已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了一年多,总共200多元的费用。
“因为流量少,所以每个月中旬,我手机的流量就早早用完了,剩下的只能额外再花钱买。”张丽丽说,为了节省点费用,她想到了去手机营业厅改资费。
当张丽丽到营业厅向营业员说明自己的来意时,营业员给张丽丽提供了一个新的套餐,流量多,费用也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再加一些。
“当时我核算了一下,如果办理这个套餐,还不如之前划算,所以准备先不办理套餐了。”张丽丽说。
当她正准备走的时候,营业员跟她说,看看她手机资费里有没有什么可以取消的资费。
营业员和她一项项核对,核对过程中突然出来一条:网络电视付费动画片。
听到这里,张丽丽说自己并没有开通这项服务。营业员告诉张丽丽,这项服务每月要扣掉20多元的费用,张丽丽的手机上已经连续扣了一年多这样的资费,这也是导致她每月手机费用偏高的原因。
张丽丽说,自己的手机当时办理套餐业务时,把套餐里的网络电视安在了婆婆家那边的电视上。
张丽丽想,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在奶奶那边看动画片时,开通了这项服务。
她向儿子询问,儿子说他没有操作过。“孩子年龄小,可能分辨不清到底按没按过扣费键,但让我疑惑的是,一年多来,我一直没有收到过扣费的信息提示。”张丽丽说,如果她收到扣费提示,肯定会第一时间进行操作,不再被扣费。
“现在,200多元已经被扣掉了,还要不是这次去营业厅,营业员帮我查,不知道这项费用还要被扣多久。”张丽丽说,她让营业员帮她取消了这项资费。被扣掉的费用怎么办,张丽丽觉得如果找营业厅理论起来,可能会耗费很长时间,所以只能认倒霉。“我估计很多人在遇到被自动续费的情况后,基本上都是这种态度,被扣的钱也就白扣了。”张丽丽说。
“不小心掉进了自动续费的坑”
王春义今年62岁,家住运河区御河新城小区,是一名律师。
上网查阅资料是王春义每天的必修课,有的时候他也会花钱解锁一些网上的资源。
从去年10月份开始,王春义的手机每个月都会发来一条扣费通知。起初他以为这是骗人的消息,因为有的时候发扣费通知,银行卡里并没有少钱,直到前几天,他发现银行卡里的钱也开始变少了。
他开始查看手机里各种购物软件,发现没有消费记录。他百思不得其解,每个月18元到底是咋扣的呢?
王春义只能求助儿子,他把手机拿给儿子。儿子翻看了他一年的扣费短信,拿着手机操作半天,才弄明白,原来这18元钱,是王春义订购了一家网络上的文库精选,每个月自动续费18元。
“我只记得当时浏览看了看文章,并没有订购这个文库精选呀。”王春义纳闷。
他心有不甘,拿起手机当着儿子的面又按照原来的流程操作了一下,直到最后一步确认浏览的时候,儿子提醒他:“你不小心掉进了自动续费的坑。你看这下面有一行浅灰色的小字写着:确认浏览即刻开通每月自动续费,任意浏览。”
这一行浅灰色小字,王春义需要戴上老花镜认真看才能看得清,这些颜色浅、字号小的字体作为附加条款,老年人很难发现。
老人纳闷:为什么有的时候银行卡会扣费,有的时候又不扣?
原来,这个文库精选自动关联支付宝,如果支付宝里有余额,先扣支付宝,而王春义不知道什么时候,由于智能手机应用技术欠佳,又开通过小额免密支付,当支付宝里的钱不够抵扣的时候,才会继续扣绑定的银行卡里的钱。
在子女的指导下,王春义退掉了自动续费,关掉了小额免密支付,如果没有子女帮忙,王春义仍然被套在其中。